-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调适(tiáo shì)的意思:调整适应,使适合环境。
寒麦(hán mài)的意思:
冬小麦。 唐 刘得仁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土膏寒麦覆,人海昼尘蒙。” 唐 喻坦之 《长安雪后》诗:“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帘钩(lián gōu)的意思:指借助帘子上的钩子,暗中窥探他人隐私或偷窥他人秘密。
密室(mì shì)的意思:指封闭的房间,没有窗户或门的房间。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三冬(sān dō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正秋(zhèng qiū)的意思:正秋指的是秋季的正中时期,也可以表示某个事物或现象的最佳状态或时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蚕室的景象与蚕农在寒冷季节中照料蚕宝宝的辛勤。首句“三冬营密室”,点明了时间背景——冬季,以及蚕室的精心营造,暗示了蚕农对蚕宝宝的悉心照料。次句“一月下帘钩”,通过月光与帘钩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夜晚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蚕农在夜晚仍在劳作的情景。
接着,“火候难调适”一句,直接揭示了蚕室管理中的技术挑战。养蚕需要精确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以适应蚕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这一过程既考验耐心也要求技巧。“轻寒麦正秋”则以麦田的季节变化为背景,暗喻蚕室内外环境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蚕农在严寒季节中维持适宜环境的不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活化的语言,展现了蚕农在冬季照料蚕宝宝时的艰辛与智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