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彩照(cǎi zhào)的意思:指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的照片或图画。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得士(de shì)的意思:指得到一个有才能、有学问的人,也可指得到有才能的人为己所用。
风彩(fēng cǎi)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的表现或成就非常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冠佩(guān pèi)的意思:戴上帽子和佩饰物。也指担任高官重要职务。
广文(guǎng wén)的意思:指广泛涉猎文化,博览群书的学问。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皇明(hu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如皇帝的光芒,形容光明正大、光彩照人。
卷阿(juàn ā)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迅速、敏捷。
奎宿(kuí sù)的意思:指星座的名称,也指一群星星。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秋闱(qiū wéi)的意思:指明主要用于秋季的科举考试。
时贤(shí xián)的意思:指适时的明智之人。
文宪(wén xiàn)的意思:指文章的规范和法度,也指国家法律和宪法。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宪节(xiàn jié)的意思:指守护宪法、法律的节操和原则。
校书(xiào shū)的意思:指校正书籍中的错误或补正缺漏。
藻鉴(zǎo jiàn)的意思:指以某事物为镜鉴,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昭然(zhāo rá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重科(zhòng kē)的意思:指重视学科知识,注重科学学习。
主文(zhǔ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件的主要内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科举考试的盛况与气氛。开篇“皇明重科选,奎宿方昭然”点明了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将它比作天上的奎宿开始闪耀,象征着选拔人才的光辉时刻。接着,“材薄愧秋闱,座重广文毡”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能的谦虚自省,同时也对考场座位的重视,暗示了科举考试的庄严与隆重。
“才华萃棘屋,冠佩皆时贤”描绘了考场内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子,他们的服饰庄重,体现了当时的风尚与社会地位。“主文宪节持,风彩照鹓联”则赞美了主持科举的官员公正严明,其形象如同鹓鸟般光彩照人,彰显了公平正义的光辉。
“清识涧藻鉴,何有刘蕡捐”运用比喻手法,将主考官的见识比作清澈的山涧中生长的藻类,能够清晰地鉴别人才,同时提到刘蕡,可能是在暗喻主考官能像历史上公正的考官一样,不偏不倚,公正无私。
“宛追校书向,午夜青藜燃”描绘了一幅夜晚读书的场景,仿佛追忆古代校书郎在深夜点燃青藜灯勤奋学习的情景,强调了科举考试不仅是对知识的考验,更是对毅力和决心的检验。
最后,“得士贡周庭,诗继卷阿篇”表达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将会为国家贡献,他们的诗歌作品也将成为历史的篇章,传承下去。整首诗既是对科举制度的颂扬,也是对参与其中的学子们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新乐府四章·其三万牲园
中国所有毕罗致,中国所无求海外。
力为禽兽造世界,神禹所驱今复聚。
毛虫羽虫大和会,除却凤麟无不至。
嗟哉夥颐万其类,无良、无猛、无蠢、无灵胥目曰牲,园吏按册皆可呼其名。
食粟者粟,食肉者肉;尔虽不能言,无不得所欲。
文禽武兽前后补,京朝之官半寒苦。
人言员外郎,不及园中虎。
尔穷民、满天下,安能上与槛猿笼鹤伍?
古来灵囿何足言?天荒地老有此园。
长安夜半西风起,啼呼如在山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