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冬官尚书黄公见寄诗韵》
《和冬官尚书黄公见寄诗韵》全文
明 / 夏原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昔年杖节南夷瘴雨炎风肯惮危。

每夜篝灯筹国事,随时焚草畏人知。

蛮方已喜标铜柱,汉殿重看赐玉枝。

恨乏坚䂥付彝老,为镌德政去思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筹国(chóu guó)的意思:筹备国家的事务,即筹划国家大事。

德政(dé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或统治者以道德为准则,依法治国,为民众谋利益的政治措施和行为。

焚草(fén cǎo)的意思:焚草意指烧毁草木,形容决心毁灭一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国事(guó shì)的意思:指国家大事或国家事务。

蛮方(mán fāng)的意思:指采用粗暴、野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处理事务。

南夷(nán yí)的意思:指南方的蛮夷之地,也泛指边远地区。

去思(qù sī)的意思:去除杂念,静心思考。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炎风(yán fēng)的意思:炎热的风。

瘴雨(zhàng yǔ)的意思:指瘴疠流行的时候下的雨,也用来形容灾难连绵不断。

杖节(zhàng jié)的意思:指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除夕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夏原吉所作的和诗,表达了他对前任官员治理南方边疆的敬佩与感慨。首句“昔年杖节抚南夷”描绘了那位官员持节南下,面对恶劣环境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其不畏艰险的形象。次句“瘴雨炎风肯惮危”进一步强调了他在艰苦条件下的勇敢与责任感。

“每夜篝灯筹国事”写出了他夜晚仍不忘国家大事,勤奋思考,谨慎行事,生怕被人知晓,体现了他的忠诚和敬业。诗人提到“蛮方已喜标铜柱”,意指那位官员在当地设立界碑,象征着边疆的稳定和朝廷的威望。“汉殿重看赐玉枝”则暗示了朝廷对他的肯定和赏赐,象征着他的政绩受到认可。

最后两句“恨乏坚壌付彝老,为镌德政去思诗”表达了诗人对未能找到像“彝老”那样能记录并传承这些德政诗篇的遗憾,希望后人能铭记这位官员的高尚品德和政绩。整首诗赞扬了官员的功绩,同时也流露出对后继者的期待。

作者介绍

夏原吉
朝代:明

(1366—1430)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猜你喜欢

怀徐士弘

钱唐湖上筱骖游,一榻长为孺子留。

头白无成两漂泊,输君天地一沙鸥。

(0)

石湖十二咏·其九楞伽塔

危峰耸浮屠,七级雕阑曲。

影落湖波心,鱼龙骇常伏。

(0)

张伯雨精舍吟

翩翩风流江海姿,青山满眼空遐思。

圯桥授书帝者佐,襄城问道天为师。

题扇书裙莫相恼,传符继录容何辞。

愿逐西飞白云去,沧江斜日吹参差。

(0)

邓孝子行卷二首·其一

歌罢河东孝子诗,满堂宾客动嗟咨。

何由得著斓斑服,一日娱亲十二时。

(0)

十一月十四日有感寄江州太守李子威·其二

边报传来实失惊,妖氛独不犯湓城。

义兵一日同生死,信史千年托姓名。

别戍几人回士马,沧江通夜走公卿。

九州尽得如公者,始信文儒有老成。

(0)

和张仲举博士见寄至日诗

衡门风雪人稀到,一个幽轩竹四围。

半子送年将旧酒,诸孙迎岁索新衣。

惊鸿此日犹南去,老鹤何年共北飞。

却忆太常张博士,天香携袖早朝归。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