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艾虎(ài h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出众的能力或特点。
成结(chéng jié)的意思:指事物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稳定的状态或关系。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葵扇(kuí shàn)的意思:指大如葵花的扇子,比喻人才出众或器具华美。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梅雨(méi yǔ)的意思:指梅花盛开时节的雨水,也比喻一年中的雨季。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凝望(níng wàng)的意思:专注地注视着某人或某物,不动地看着。
攀摘(pān zhāi)的意思:攀摘指攀爬摘取,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或者勉强的方法取得某种地位、利益等。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庭午(tíng wǔ)的意思:指家庭和睦、生活安定,形容家庭和谐幸福。
悬丝(xuán s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关系或结果非常微妙,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熏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的影响或风气扩散到周围,使人受到其影响。
越罗(yuè luó)的意思:指超越、超出、胜过。
枝流(zhī liú)的意思:指事物的分支或细流。比喻事物的发展或变化过程中的分支或支流。
朱户(zhū hù)的意思:指富贵人家的大门,也用来形容富有的家庭。
总成(zǒng chéng)的意思:总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把各个部分或要素归纳、合并成一个整体。
-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端午寄仙品妹》由清代诗人孙云凤所作,以端午节为背景,寄托了对远方妹妹的思念之情。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特有的景象与习俗,如绣帘垂落、朱门静谧、庭午柳阴、榴花独放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绣帘垂,朱户静,庭午柳阴直。”开篇即以绣帘垂落、朱门静谧的景象,渲染出端午时节的宁静与庄重。接着,“阶下榴花,独自忍攀摘。”通过榴花独自开放的场景,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那堪艾虎悬丝,鬓绒贴胜。”艾虎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此处通过艾虎的悬挂和鬓绒的贴饰,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然而,面对这些传统习俗,主人公却只能“空凝望、海天空阔”,表达了对远方妹妹的深切思念,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哀愁。
“总休说。犹记葵扇题诗,钗映越罗雪。”回忆起往日与妹妹共同度过的时光,尤其是夏日里用葵扇题诗、钗映雪白罗衣的情景,更加深了对妹妹的怀念。然而,这些美好记忆如今只能成为心中的一抹温柔与遗憾。
“拈枝流光,眉翠总成结。”通过描写主人公轻轻拈起一枝,让阳光在指尖流转,以及眉头因思念而紧锁,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凝聚。
“负他两度熏风,几番梅雨,想怀抱、也应非昔。”最后,词人感慨于两次熏风、几番梅雨的更迭,岁月流逝,曾经的怀抱已不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妹妹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端午节的习俗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深情一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诗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关别有物,还是倾城人。
经共陈王戏,曾与宋家邻。
未嫁先名玉,来时本姓秦。
粉光犹似面,朱色不胜唇。
遥见疑花发,闻香知异春。
钗长逐鬟髲,袜小称腰身。
夜夜言娇尽,日日态还新。
工倾荀奉倩,能迷石季伦。
上客徒留目,不见正横陈。
登茅山
久矣厌朝市,心栖岩壑幽。
今朝复何朝,陟此苍峰秋。
玉宇正寥廓,风籁寒飕飗。
平生获壮观,万里供寸眸。
烟岚缥缈中,青原间桑畴。
琳宫一何丽,突出寒岩陬。
茅君此仙去,遐想希前修。
胡为尘玉踪,岁月徒悠悠。
何当乘云虬,八表同周流。
念念竟忘言,凝神入冥搜。
彷佛鸾鹤音,还来故山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