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三》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悔乃愤之几,何如慎诸后?

自镜平生端,炯象毕呈丑。

猛警同晨钟,尘去复奚帚?

鬼神惕我危,相待益徵厚。

坦掌偶失持,势遂邻械杻。

命无侥倖存,正以顺为受。

岂真石作罂,其坚逊陶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钟(chén zhōng)的意思:晨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比喻新的时代或新的事物的到来。

鬼神(guǐ shén)的意思:指神秘、超自然的力量或存在。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端(shēng du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开端,事物的起初阶段。

石作(shí zuō)的意思:指坚硬、稳固。

陶缶(táo fǒu)的意思:指人们的言论或行为像陶缶一样,不可靠、不可信。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自镜(zì jìng)的意思:自己照镜子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中的第三章。诗中表达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深刻反思与自我警醒。

首句“悔乃愤之几,何如慎诸后?”诗人反省自己的过去,认为后悔和愤怒往往源于不谨慎的行为,因此提出应从未来行事中更加小心谨慎。接着,“自镜平生端,炯象毕呈丑”意味着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了许多不足和错误,如同镜子映照出真实的自己,揭示了自身的缺点和丑陋之处。

“猛警同晨钟,尘去复奚帚?”这里将警醒比作晨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觉,去除心中的尘埃,如同扫帚清除地面的污垢一样彻底。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净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鬼神惕我危,相待益徵厚。”诗人相信鬼神会警惕他的危险行为,并且在他需要帮助时给予厚待,强调了敬畏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重要性。

“坦掌偶失持,势遂邻械杻。”这句话描述了人在不经意间失去对事物的掌控,导致最终陷入困境,如同手握钥匙却无法打开自由之门。这警示人们在行动前要深思熟虑,以免误入歧途。

最后,“命无侥倖存,正以顺为受。”诗人认为生命没有侥幸可言,只有顺应天命才是正确的态度。他强调了命运的不可逆转性和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岂真石作罂,其坚逊陶缶。”诗人以石制的容器与陶制的容器进行对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坚固或脆弱,而在于其内在的品质和用途。这寓意着人应当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与价值,而非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拥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自我净化、顺应自然以及追求内在价值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缘识·其二十七

世途含万象,稽古便知今。

大树垂清影,如花耀碧岑。

虚劳空自白,德行胜黄金。

有过而能改,无为积善深。

(0)

逍遥咏·其三

含胎长养尽笼罗,岂离玄谈道理么。

狐兔几曾能乳马,麦田断定不生禾。

目前便是真佳境,汞内消停自合和。

认取门庭深见解,红砂奇异涌恒河。

(0)

缘识·其十二

谷响耳中音,根虚不易寻。

諠哗袪得尽,识契本缘心。

(0)

再用前韵二首·其二

不假焦仙把酒喷,须臾澍雨若翻盆。

官应可了劭农事,天岂终悭及物恩。

无复绝粮忧鲁叟,何须进食念王孙。

只愁撩得秋声动,老客他乡易断魂。

(0)

弋阳道中

积雨今朝霁,东皋晚日红。

人家深蔽树,野水阔浮空。

久客仍行役,青春已过中。

岭头凝望处,肠断白云东。

(0)

老境

老境已骎骎,功名负壮心。

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

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