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夕宿山寺,微云掩月匡。
霏霏作密雪,铺地二寸强。
布种(bù zhǒng)的意思:种植作物,比喻种下根基或培育事物。
垂天(chuí tiā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景象。
春日(chūn rì)的意思:春天的日子
耽习(dān xí)的意思:迷恋于某种事物,沉迷于某种习惯或嗜好,无法自拔。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法驾(fǎ jià)的意思:指法律的驾驭或支配。比喻法律的约束或制约。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耕作(gēng zuò)的意思:指农民进行农田的耕种和管理。
含膏(hán gāo)的意思:指物体内含有珍贵的东西或具备丰富的营养。也可指人体健康、富有活力。
今朝(jīn zhāo)的意思:指现在、此时此刻。
静寄(jìng jì)的意思:安静地居住或寄居在某个地方。
京畿(jīng jī)的意思:指疆域辽阔的地方。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连朝(lián zhāo)的意思:连续多个朝代。
马兰(mǎ l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虽然简朴,却具备坚强的品质和不屈的精神。
脉起(mài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开始发展、兴盛的状态或趋势。
民事(mín shì)的意思:民事是指与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有关的事务或纠纷。它是指私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国家、政府无关。
愆期(qiān qī)的意思:指过了规定的期限,违反了约定或法律。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山庄(shān zhuāng)的意思:指高山上的庄园,也用来形容豪华宽敞的住宅。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顺义(shùn yì)的意思: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进行
思量(sī liàng)的意思:思考、考虑、斟酌
天浆(tiān jiāng)的意思:指天上的浆糊,比喻世间的美食。
往返(wǎng fǎn)的意思:来回行走或来回运输。
沃若(wò ruò)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富饶。
喜恰(xǐ qià)的意思:形容两个人或事物互相契合、相得益彰。
习静(xí jìng)的意思:指习惯于安静、寂静的状态,不喜欢喧嚣、繁忙的环境。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相当(xiāng dāng)的意思:很、非常、十分
晓发(xiǎo fā)的意思:指在天亮之前就出发,形容行动迅速、果断。
心忙(xīn m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焦急忙乱,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异常(yì cháng)的意思:与正常情况不同,超出寻常。
忧喜(yōu xǐ)的意思:忧喜指的是忧愁和喜悦并存,既有忧虑和痛苦,又有欢乐和喜悦。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自慰(zì wèi)的意思:
◎ 自慰 zìwèi
(1) [console oneself]∶自己安慰自己,在痛苦或沮丧时予以自我安慰,以减轻忧愁并振奋精神
聊以自慰
(2) [masturbation]∶手淫的别称
自戒(zì jiè)的意思:自我警戒、自我反省。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弘历)一次经过顺义县时所见的春耕景象,展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首句“驱车度蓟州,举目瞻晶阳”描绘了诗人驾车穿越蓟州,抬头望向明亮的阳光,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接着,“东郊举趾者,犁翻块壤黄”描述了农民们在东郊耕地的情景,犁头翻动着黄色的土壤,象征着新一年的希望与努力。
“布种虑愆期,望雨予心忙”表达了农民对播种时间的精心安排以及对雨水的殷切期盼,反映了他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是夕宿山寺,微云掩月匡”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寺休息,天空被微云遮蔽,月光被遮挡的宁静景象。
接下来,“霏霏作密雪,铺地二寸强”描述了一场小雪降临,积雪覆盖大地,为土地增添了一层肥沃的保护层。“京畿曾否沾,中夜频思量”表达了诗人对京城周边地区是否也受到这场雪的影响的关心。
“马兰回法驾,静寄临山庄”描绘了皇帝返回行宫的情景,虽然追求内心的平静,但依然挂念着民间的事务。“纵云耽习静,民事那可忘”强调了即使追求内心的宁静,也不能忘记国家和百姓的事务。
最后,“田盘待晓发,更获喜异常”描述了农民们等待天亮继续耕作,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喜悦。“入夜复连朝,时雨垂天浆”描绘了连续的降雨,如同天降甘露,滋润了大地。“今朝过顺义,耕作纷相望”再次强调了春耕的繁忙景象。“脉起土含膏,沃若麦抽芒”形容了土地肥沃,麦苗茁壮成长。“谁知往返间,忧喜恰相当”表达了诗人对农事活动复杂情感的理解,既有担忧也有喜悦。“自慰还自戒,三春日正长”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与告诫,提醒自己珍惜时间,关注农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