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全文
明 / 张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麌]韵

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酒阑(jiǔ lán)的意思:指酒楼门前的栏杆,比喻酒楼或酒馆。

鸣鼓(míng gǔ)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发出警告或动员的行动。

轻寒(qīng hán)的意思:指天气寒冷,但不算严寒。

四坐(sì zuò)的意思:四个人坐在一起,形容气氛热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杏花雨(xìng huā yǔ)的意思:形容花雨飘落,景色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上的醉人场景。诗人张楷以“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为题,巧妙地捕捉了宴会中的欢愉与微醺的氛围。

首句“高台秉烛看剑舞”,画面感十足,仿佛置身于一个高台上,手持蜡烛,观赏着剑舞表演。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壮观,也暗示了主人的豪迈与好客。剑舞的动态与烛光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神秘的气氛。

接着,“四坐欢声杂鸣鼓”,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闹场面。四面八方的宾客笑声与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欢乐的交响乐。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宴会的规模宏大,也体现了人们在欢聚时刻的畅快心情。

“酒阑罗袖动轻寒”,随着宴饮的进行,夜色渐深,酒意渐浓,女宾们的罗袖轻轻摇动,似乎感受到了夜风的微凉。这一细节描写细腻入微,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宴会即将结束,但余兴未尽,情感仍在延续。

最后,“门外萧萧杏花雨”,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宴会环境的补充,也寓意着宴会虽已结束,但美好的回忆如同春雨般滋润心田,将随杏花一同绽放。这句诗以景结情,含蓄而富有诗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宴会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张楷
朝代:明   字:式之   籍贯:浙江慈溪   生辰:1398—1460

(1398—1460)浙江慈溪人,字式之。永乐二十二年进士。宣德间任监察御史。能辩疑狱。正统五年以荐升陕西按察佥事。再升右佥都御史,监刘聚军,镇压福建邓茂七。又破山寨多处。奉命督徐恭镇压处州叶宗留,进军迟缓,日以置酒赋诗为乐。及闻已平定,进兵争功。还京后被劾罢。
猜你喜欢

三君咏·郭代公(元振)

代公实英迈,津涯浩难识。
拥兵抗矫征,仗节归有德。
纵横负才智,顾盼安社稷。
流落勿重陈,怀哉为凄恻。

(0)

三君咏·狄梁公(仁杰)

梁公乃贞固,勋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待贤开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云人,犹是门下客。

(0)

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时此公学王书嗟别)

谁谓嵩颍客,遂经邹鲁乡。
前临少昊墟,始觉东蒙长。
独行岂吾心,怀古激中肠。
圣人久已矣,游夏遥相望。
裴回野泽间,左右多悲伤。
日出见阙里,川平知汶阳。
弱冠负高节,十年思自强。
终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0)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0)

见薛大臂鹰作(一作李白)

寒楚十二月,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啅,自有云霄万里高。

(0)

途中寄徐录事(比以王书见赠)

落日风雨至,秋天鸿雁初。
离忧不堪比,旅馆复何如。
君又几时去,我知音信疏。
空多箧中赠,长见右军书。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