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胡戢七首·其一》
《和胡戢七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达则经纶隐著书,昔人于此亲疏

王通持底答杨素,汾曲先人敝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敝庐(bì lú)的意思:指破旧的屋子,也用来比喻贫寒的家庭。

汾曲(fén qǔ)的意思:指音乐或诗词中的曲调或音调。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亲疏(qīn shū)的意思:指对待亲近和疏远的人不同,对待亲近的人亲密热情,对待疏远的人疏离冷漠。

昔人(xī rén)的意思:过去的人,古代人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胡戢七首》之一,通过对比“达则经纶隐著书”的理想与现实,探讨了古代士人的生活选择与内心矛盾。

首句“达则经纶隐著书”,借用典故,表达了士人在仕途顺利时,既能施展才华治理国家(经纶),又能退而著书立说,追求个人精神世界的愿望。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身角色的多重期待:既是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接下来,“昔人于此孰亲疏”一句,转向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与评价,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在古代众多选择隐居或从政的人物中,哪些是真正值得尊敬和学习的?这里不仅涉及个人的选择,也触及了道德与理想的衡量标准。

“王通持底答杨素,汾曲先人有敝庐”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一步展开讨论。王通与杨素的故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些士人面对政治压力时的抉择,或是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处理方式。汾曲先人有敝庐,则暗示了一种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路径的思考与价值判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士人生活选择的反思,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做出道德与理想的抉择。它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也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深度。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送张丞纁赴睦下邑

君向严陵去,云移画舫低。

驿程疏雨外,山县大江西。

讼简知花落,官閒听鸟蹄。

却忘身是吏,随意坐清溪。

(0)

偶题

何事西王母,东来谒圣君。

仙灯悬凤髓,天马照龙文。

甜雪赚州贡,雕钟䀟泽闻。

一时行乐处,千古恨浮云。

(0)

闺怨

镜中容貌本如花,内里分明敢自夸。

一夜为春憔悴尽,莫令终日废铅华。

(0)

览古诗十首·其三

主罕能知人,士实感知己。

所以古豫让,报仇良不止。

一入涂厕中,再出隐桥涘。

漆身若被绣,吞炭若飨簋。

大义激其仇,仇衣惠然褫。

所为虽极难,所志在必死。

死者已无后,死亦何为尔。

烈士固有心,存乎上所使。

傥彼筮仕初,即遇以国士。

将报智伯者,而报中行氏。

(0)

挂帆

挂帆雨霁后,风亦息颠狂。

去鸟冲烟白,归云压日黄。

阑凭悬楚岫,柁转失浔阳。

九派滔滔急,朝宗意颇长。

(0)

辽府草亭赠朱孔昭

平原门下似君稀,犹着前春旧布衣。

况我不如君数倍,食鱼何敢望轻肥。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