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鱼 尊 师 院 唐 /贾 岛 老 子 堂 前 花 万 树 ,先 生 曾 见 几 回 春 。夜 煎 白 石 平 明 吃 ,不 拟 教 人 哭 此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拟(bù nǐ)的意思:不计较,不在意。
回春(huí chūn)的意思:
◎ 回春 huíchūn
(1) [return of spring]∶冬去春来,草木重生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苏轼《浪淘沙·探春》
(2) [bring back to life]∶比喻医术高明或药物灵验,能把重病治好
(3) [rejuvenate]
(4) 以前已均夷到接近基准面的地形或景观重新发育幼年地貌
(5) 河流重新发生侵蚀作用
(6) 壮年河流重新形成幼年活力见几(jiàn jǐ)的意思:看到多少就有多少,形容事物的数量与所见相符。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 注释
- 老子堂前:指老子(道教创始人)居住的地方,代指道观或学府。
花万树:形容花非常多,如同树林一般。
先生:对长者的尊称,这里指老子。
几回春:经历过多次春天。
夜煎白石:夜里研磨白色的石头,可能指炼丹或制药。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吃:这里指服用。
教人哭:让人为之悲伤。
此身:自己的身体或生命。
- 翻译
- 老子堂前繁花似锦,先生曾见过多少个春天。
夜晚研磨白石,黎明时分食用,他不想让人因自己而哭泣。
- 鉴赏
诗中“老子堂前花万树”一句,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景象,老子指的是道家之祖老聃,而这里更多是借指一位得道高僧的居所。花开满堂,显示了一种生命力与精神力量的结合。
“先生曾见几回春”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修行者深厚的情感和尊敬之情。几回春意指时间的流转,这里的“春”不仅是自然季节的更迭,更隐含着生命的轮回与岁月的积淀。
至于“夜煎白石平明吃”,则是对一位高僧日常生活状态的一种描绘。夜煎白石,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先生超然物外、洁身自好的修行态度。“平明吃”表达了一种对待世事的淡定与从容。
最后,“不拟教人哭此身”,则是诗人对这位高僧之所以为高僧的一种理解。这句话既包含了诗人的赞叹,也蕴含着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即在世间纷扰中保持一份超脱,不被凡尘所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客游荆州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
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
自缘迟暮忆沧洲,翻爱南河浊水流。
初过重阳惜残菊,行看旧浦识群鸥。
朝霞映日同归处,暝柳摇风欲别秋。
长恨相逢即分首,含情掩泪独回头。
元日无衣冠入朝,寄皇甫拾遗冉、从弟补阙纾
伏奏随廉使,周行外冗员。
白髭空受岁,丹陛不朝天。
秉烛千官去,垂帘一室眠。
羡君青琐里,并冕入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