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道(biàn dào)的意思:指路边或道路旁边供行人通行的窄小道路。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大用(dà yòng)的意思: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重大价值或重要用途。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高节(gāo jié)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正直的行为。
古月(gǔ yuè)的意思:古老的月亮,指古代的事物或人物。
几经(jǐ jīng)的意思:经历了数次的变化、转折或困难。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文孙(wén sūn)的意思:文孙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指的是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云从(yún cóng)的意思:指云彩从东方飘移到西方,形容事物变化迅速或转瞬即逝。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题为《崇福寺大用堂》,内容主要描绘了崇福寺内的大用堂,原为魏文节祠的一部分,后由主僧泽南洲进行改造。诗中提到“半床云”和“一窗月”,取自舒懒堂的诗句,体现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与对新堂的赞美。
诗的前两句“鲁公香火寺,便道几经行”表达了诗人多次经过鲁公香火寺的感慨,可能指的是鲁公(即鲁宗道)与其相关的寺庙。接下来,“树老存高节,碑全见太平”通过描绘古老的树木和完整的石碑,暗示了寺内历史的悠久和世事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安宁。
“浮云从变化,古月自分明”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事如白云般瞬息万变,而古月则恒久不变,寓意历史的沧桑与永恒的精神价值。“赖有文孙在,毋忘大用名”则是对后人铭记先贤遗志的期望,希望他们不要忘记大用堂承载的历史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赞美了崇福寺的风貌,又寄寓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后人的教诲,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和历史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特进李峤入都祔庙
特进三公下,台臣百揆先。
孝图开寝石,祠主卜牲筵。
恩级青纶赐,徂装紫橐悬。
绸缪金鼎席,宴饯玉潢川。
北斗分征路,东山起赠篇。
乐池歌绿藻,梁苑藉红荃。
骑转商岩日,旌摇关塞烟。
庙堂须鲠议,锦节伫来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