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之手,名为《谶(其九)》。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捧物何曾捧”,开篇即以“捧”字入题,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了“何曾捧”的疑问,似乎在说人们在追求或持有事物时,往往过于执着于形式上的拥有,而忽略了真正的价值所在。这里的“物”可以是物质财富、名誉地位或是某种理念,诗人通过这一句,提醒人们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占有上。
“言勤又不勤”,紧接着上一句,进一步探讨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这里“言勤”指的是言语上的勤奋努力,“不勤”则暗示了实际行为上的懈怠。诗人通过对比,指出即使口头上说得再好听,如果实际行动跟不上,那么所谓的勤奋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句诗提醒我们,言行一致、付诸实践的重要性。
“唯书四句偈,将对瑞田人。”最后两句,诗人以“书四句偈”作为总结,表明了他所推崇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这里的“偈”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短篇教义或口诀,意味着通过简短的教诲或指导,可以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同时,“瑞田人”可能是指那些生活在吉祥之地的人们,或者是具有福报之人。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真正的智慧和生活之道,可以通过简短的教诲传递给他人,帮助他们获得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学思考,鼓励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同时,要注重内心的成长和智慧的积累,以及言行一致的实际行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