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坏一不坏,笑杀观自在。
师子蓦咬人,狂狗尽逐块。
这首诗以独特的幽默感和禅宗智慧为特点。"一坏一不坏,笑杀观自在",开篇即以“坏”与“不坏”的对比,引发读者对存在本质的思考,同时“笑杀观自在”则以一种戏谑的方式,暗示了对传统观念的超越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师子蓦咬人,狂狗尽逐块”,通过动物行为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中关于自我认知与行为选择的深刻哲理。狮子突然咬人,可能象征着直面内心的真实与挑战权威;而狂犬追逐碎骨,则可能寓意着盲目跟风或追逐表面现象的行为。这两句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反思自身的行为模式和心灵状态,鼓励人们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摆脱外在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禅宗思想,既富有哲理又不失趣味,是宋朝禅宗文化的一个缩影。
楚地皆奇妙。数行程、某山某水,想曾游到。
水驿篷窗山驿店,受尽星霜多少。
闲指点、黄陵之庙。
可有鹧鸪啼庙里,说声声、不若归来好。
飘泊意,感同调。苍茫落日青天小。
望城头、咿咿画角,一丝红照。
客路加餐须稳健,且吃黄粱饭饱。
切莫向、西风懊恼。
记取春江三月浪,把桃花、归买湘波棹。
人聚散,似飞鸟。
酡颜斜睇月生澜,饮兴风骚正未闲。
可记鬓边花落下,半身凉月靠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