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贵溪小隐岩》
《贵溪小隐岩》全文
清 / 黎士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郭无多路,斯山遂觉深。

四时雨色长夏秋心

野馔僧供残碑与客寻。

谁能容小隐弭节登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碑(cán bēi)的意思:指受到损坏或破坏的石碑或雕塑。也用来比喻已经衰败或失去威严的事物或人。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弭节(mǐ jié)的意思:指停止战斗或争端,和解或调停。

秋心(qiū xīn)的意思:指人在秋天时对爱情、事业、目标等有所期望或追求的心情。

僧供(sēng gòng)的意思:指尊敬佛教僧人供养香火和物品。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小隐(xiǎo yǐn)的意思:隐藏、掩藏自己的行迹或真实意图。

野馔(yě zhuàn)的意思:指简单、粗糙的食物。

雨色(yǔ sè)的意思:指雨天的景色或雨后的景色。

鉴赏

这首清代黎士弘的《贵溪小隐岩》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后,漫步至山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出郭无多路,斯山遂觉深”,写出诗人行程不远,但山势已显得深远,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和远离尘嚣的特点。

接下来,“四时全雨色,长夏逼秋心”描绘了山中四季如一的湿润气候,即使在漫长的夏季,也让人感受到仿佛秋天般的凉意,流露出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内心深处的清凉向往。

“野馔分僧供,残碑与客寻”两句,通过描绘僧人分享的简单野餐和寻找残破古碑的细节,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历史的痕迹,增添了诗意的韵味。

最后,“谁能容小隐,弭节愧登临”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在此处隐居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真正遁世修行的自谦和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哲理的山居图,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黎士弘

黎士弘
朝代:清

黎士弘,字愧曾,长汀濯田陈屋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8)。14岁补博士弟子员,36岁中举人。清康熙元年(1662)任广信府推官,为政清廉,听断精明,六载审理十三县案件,释放无辜数百人,人们称赞他为“黎青天”。康熙三年,广信府属玉山县迭遭战乱,百姓离乡背井,士弘前往省问疾苦,招集流散各地百姓,垦田定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不到一年,百废俱兴,民气渐复。
猜你喜欢

先茔之左得生圹喜而示儿

鼓楼冈上旧坟头,又有山灵献寝邱。

万里归来生处乐,一心甘向死前休。

尽捐世事兼家事,但把嬉游当宦游。

粝饭藜羹而办得,吾衰此外更何求。

(0)

重次龚子辉平塘韵三首·其三

家园指拟似淇园,惜笋兼存上下番。

若与此君情分薄,应无风月到吾门。

(0)

句·其一

凤箫通碧落,星石辨灵源。

(0)

耶舍塔

耶舍浮屠愿力深,特烹生铁铸高岑。

永教遐迩观瞻者,尽发如来菩萨心。

(0)

篙师叹

山乡山多田种稀,年丰健妇犹啼饥。

今年禾黍秋旱死,不有下涧民枯鱼。

颇闻水乡诸郡熟,一饱可令馀郡足。

江船下米无头由,商人嗷嗷坐穷蹙。

长年抱膝指屡弹,时节自好官司难。

古来邻国忍为壑,何乃境内成触蛮。

我闻斯言真的当,无人为彻九天上。

禁江徒尔厄吾民,海舶有时关节放。

(0)

泊桐步

一枕寒江浪拍天,更添急霰打船舷。

人间有底风波恶,不废山翁夜熟眠。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