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辰除夕》
《戊辰除夕》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

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

偶以萑苻岭海,顿今桑梓风烟

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逢七(féng qī)的意思:逢七是一个表示时间周期的成语,指每逢七日,即每隔七天。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箕裘(jī qiú)的意思:形容一个人衣着破旧,不修边幅。

岭海(lǐng hǎi)的意思:指山和海,泛指广阔辽远的地域。

宁人(níng rén)的意思: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让别人受苦。

七七(qī qī)的意思:指七月七日,即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也称为中国情人节。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桑梓(sāng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汤饼(tāng bǐng)的意思:形容事物平凡、不起眼,没有特别之处。

天假(tiān jiǎ)的意思:指上天所赐的机遇或福分。

卧榻(wò tà)的意思:指在卧榻之侧,不容许他人打鼾入睡。形容人在卧床休息时,容不得他人打扰。

宵遁(xiāo dùn)的意思:在夜晚逃避,暗中逃跑

曾玄(zēng xuán)的意思:曾经拥有过的智慧或才能,现在已经丧失或淡忘。

萑苻(huán fú)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富贵,也指世事变幻、光阴易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家族传承的感慨,以及面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平静接受。首联“天假馀年逢七七,曾玄递抱发垂肩”中,“天假馀年”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七七”可能暗指年龄,而“曾玄递抱”则体现了家族血脉的传递,“发垂肩”则是年老的象征。颔联“虽邀汤饼堪频集,敢望箕裘得几传”则表达了对家族聚会的珍惜,但又不敢奢望家族传统的传承能持续多久。颈联“偶以萑苻填岭海,顿今桑梓染风烟”描述了意外的变故,使原本宁静的生活变得动荡不安。尾联“即看宵遁宁人力,此夕何妨卧榻眠”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态度,即使在逃亡之夜,也能安然入眠,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平和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命短暂与家族传承的感慨,也有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从容。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逢庄纳因赠

世故还相见,天涯共向东。

春归江海上,人老别离中。

郡吏名何晚,沙鸥道自同。

甘泉须早献,且莫叹飘蓬。

(0)

杂曲歌辞.古曲五首·其五

夜裁鸳鸯绮,朝织蒲桃绫。

欲试一寸心,待缝三尺冰。

(0)

风不鸣条

吾君理化清,上瑞报时平。

晓吹何曾歇,柔条自不鸣。

花香知暗度,柳动觉潜生。

只见低垂影,那闻击触声。

大王初溥畅,少女正轻盈。

幸遇无私力,幽芳愿发荣。

(0)

赠王尊师

先生自说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间。

海岸夜中常见日,仙宫深处却无山。

犬随鹤去游诸洞,龙作人来问大还。

今日偶闻尘外事,朝簪未掷复何颜。

(0)

寄山中友人

昨秋今复春,役役是非身。

海上无归路,城中作老人。

流年何处在,白日每朝新。

闻有长生术,将求未有因。

(0)

与谢翱赠荅诗·其一

阳台后会杳无期,碧树烟深玉漏迟。

半夜香风满庭月,花前空赋别离诗。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