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六言十首·其十》
《杂兴六言十首·其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文]韵

吾犹及见诸老,今谁可寄斯文

有杰材怕寻斧,无妙质可受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妙质(miào zhì)的意思:形容物品的品质非常优秀、出色。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寻斧(xún fǔ)的意思:寻找已经丢失或失去的东西,比喻做无用功或者做无谓的努力。

注释
吾犹及见:我还能见到。
诸老:众多前辈。
今谁可寄:现在谁能承担。
斯文:这里的文化和学术。
有杰材:有杰出才能的人。
怕寻斧:担心被过分雕琢。
无妙质:没有优秀资质。
可受斤:可以接受磨炼。
翻译
我还能够见到那些前辈们,如今谁能承载这样的文化重任。
有杰出才能的人担心被过分雕琢,没有优秀资质的人又无法承受磨炼。
鉴赏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杂兴六言十首(其十)》。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于身处时代、个人才华与作品传承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情绪。

“吾犹及见诸老”,表达了诗人依旧记得古代那些德高望重的前贤,他们或许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在这里,诗人的语气中带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今谁可寄斯文”,则显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中的孤独与无依。诗人在寻找能够理解并传承自己文学作品的人,但却感到困难。这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上的寂寞,也凸显了文化传统在时光流转中逐渐消逝的忧虑。

“有杰材怕寻斧,无妙质可受斤”,诗人通过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无奈与困惑。在这里,“杰材”比喻优秀的文学才华或作品,而“寻斧”则是寻找能够认识其价值的人。然而,这份珍贵的才华如同美玉,无人能识其真价值,故而畏惧于将之展现给不懂得欣赏它的人。最后一句,“无妙质可受斤”,更是深化了这种无依无靠的感慨,意味着在这个时代,即使有卓越的作品,也找不到能够真正理解并给予公正评价的人。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先贤的怀念和现实中孤独与困惑的情感流露,抒写了个人才华与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捕捉了时代变迁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复杂情绪,展现了一种文化自觉和历史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同泰寺

布萨开斋涕泗挥,大通基在昔人非。

此身终属侯丞相,谁办金钱赎帝归。

(0)

四太子河

上东门啸本同科,天诱金人智诈多。

刁斗夜鸣兵四合,五更平陆已成河。

(0)

恭和御制玉津园宴射·其一

名园佳气霭非烟,冠佩朝宗似百川。

五品并令陪宴射,四鍭端欲序宾贤。

恩涵春意鱼翻藻,威入秋声雁落弦。

竣事更容窥典雅,宸章应陋柏梁篇。

(0)

题考功印纸

谨将节义二字,结果印纸一宗。

了却神游何处,澄江明月清风。

(0)

送裘父侄还乡二首·其一

气吐长虹一世豪,尚怜花草助风骚。

正须重碧浇胸次,不遣轻霜上鬓毛。

浪说清时敞东阁,谁捐好语到西曹。

江神却解归欤兴,剩放潮头百尺高。

(0)

和蒋子尚

偶随舶趠上淮州,忽见霜凝尚此留。

屡指云天谈故国,几从烟水理归舟。

自知客子惊残岁,赖有斯人破旅愁。

他日西窗剪银烛,巴山却话梦中游。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