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二》
《次吴菊潭八月十四夜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

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

琢句时语簪花老后情。

凭栏长啸不管卧龙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管(bù guǎn)的意思:表示不论什么情况或条件,都不在意或不顾及。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过市(guò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物品被众多人所关注和称赞。

连村(lián cūn)的意思:连续的村庄,形容地理位置相近的村落。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毛发(máo fà)的意思:指微小的功绩或微不足道的贡献。

凭栏(píng lán)的意思:倚着栏杆或扶栏。

三鼓(sān gǔ)的意思:指前后只有很短的时间间隔。

时语(shí yǔ)的意思: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语言,言辞或观点。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簪花(zān huā)的意思:指佩戴鲜花或花饰的意思。

琢句(zhuó jù)的意思:琢磨句子,推敲言辞。指对语句进行精雕细琢,以求言辞准确、表达精练。

翻译
月亮悄悄经过集市,没有一点声响,让人感到一阵清凉。
村庄相连,夜深三更鼓声急促,隔着河水,一盏灯火闪烁。
在醉酒时创作诗句,老年时还保留着插花的情趣。
倚着栏杆发出长长的啸声,全然不顾是否会惊动了卧龙(隐喻贤才)
注释
无声:指月光下集市寂静无声。
毛发清:形容心境清爽。
三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时,三鼓即三更。
卧龙:比喻有才能的人,此处可能暗指未被发现的贤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静谧氛围和深远意境的诗作。开篇“月过市无声,令人毛发清”,描绘出一个在夜幕下的宁静场景,月光如水般流过寂静的街道,没有一丝声音,却让人感到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如同毛发间也感受到了这份清凉。接下来的“连村三鼓急,隔水一灯明”则是从听觉和视觉上进一步渲染夜色中的紧迫与孤独。三更时分的更鼓声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而那远处的灯火,则如同夜中的一点温暖和希望。

诗人在“琢句醉时语,簪花老后情”一联中,透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琢磨词句、沉溺于酒精中的语言流露,都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怀。而那簪花的动作,则是岁月流转中,留存下的老后之情,是一种对生活、对时间深刻感悟的体现。

最后,“凭栏发长啸,不管卧龙惊”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凭倚在栏杆上,发出了悠长的啸声,那种不受世俗干扰、不以物喜的态度,是一种对自由和自我的坚守。而那“卧龙惊”则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或抗争,但即便如此,他也选择了超脱,保持着一份淡然。

整首诗通过月夜、更鼓声、灯火等元素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景画。诗人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既有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受,也有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和关使者韵

海涌峰巅烟雾浓,使君载酒意何隆。

川明帆影摇霜树,山静秋声落夜桐。

祇地黄金宁踞虎,函关紫气自驱螽。

却嫌居易游还少,一月重来问六通。

(0)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其四

每闻噬指怅音迟,秣马晨征浥露滋。

企望高堂华若锦,宠衔王命贲如丝。

帘前爱日鞲时卷,袖里清风橐自垂。

无限天伦离合意,开颜加膳更含饴。

(0)

写怀

试拂青萍剑,频衔白玉杯。

容颜不再好,笑口几时开。

水满鱼儿出,泥香燕子来。

江山千古意,临眺重徘徊。

(0)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其五

选佛场大开,这回应得俊。

宝华最高处,历历题姓名。

(0)

春日闲居·其二

不才敢拟子云玄,索米金门又一年。

风味渐随双髻减,天真犹仗一樽全。

破冰滴砚展笺易,扫地安单夜坐禅。

闲洗时瓶烹岕茗,故人新寄玉山泉。

(0)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其一

草草来还去,人间三十年。

飞扬心慕侠,清峭骨如仙。

对酒常扶病,逢人爱说禅。

竹窗寒月夜,忆尔泪潺湲。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