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蒋司成挽词·其二》
《蒋司成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召节西来属老成乞身终欲返岩扃

新书未奏三千牍,旧说曾翻十二经。

汉室推施氏易,卫人端识孔悝铭。

儒宗学府今谁辈,空使诸生典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乞身(qǐ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推施(tuī shī)的意思:指推崇和推广某种行为或事物。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学府(xué fǔ)的意思:学府指学问渊博的地方,特指大学或学院。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宗学(zōng xué)的意思:指某一学派或学术流派的学说。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十二经(shí èr jīng)的意思:十二种经书,指古代儒家经典的总称。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蒋司成辞官归隐的情景。沈与求以深沉的笔触,赞颂了蒋司成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

首联“召节西来属老成,乞身终欲返岩扃”,开篇即点明蒋司成在年老之时,主动请求退休,回归山林,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召节”象征朝廷的召唤,“老成”则赞誉蒋司成的德高望重。

颔联“新书未奏三千牍,旧说曾翻十二经”,通过对比新书未及呈献和过去研读过的经典书籍,展现了蒋司成在学术上的勤奋和专注。三千牍代表大量文献,十二经则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示了蒋司成在学术领域的深厚造诣。

颈联“汉室首推施氏易,卫人端识孔悝铭”,进一步赞扬蒋司成在学术研究上的独到见解。施氏易和孔悝铭分别指代对《周易》和《左传》的精深理解,显示了他在古代经典解读方面的卓越能力。

尾联“儒宗学府今谁辈,空使诸生记典刑”,将蒋司成置于儒家学府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其作为一代宗师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学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蒋司成的学术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是对蒋司成个人生平和学术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儒家传统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重视。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其十六杜鹃

恻恻古帝魂,血尽江草湿。

满放春山花,赭遍春山色。

(0)

雨三首·其二

始讶三冬旱,俄连二月阴。

安知翻覆手,不是鬼神心。

(0)

园亭杂咏七首和樗亭弟·其三桥

飞梁渡平塘,映花复映竹。

试语济险功,长虹跨乔木。

(0)

秋夜应城馆听雨三首·其二

我家扶胥古渡边,惯听鸣雨散空川。

枕屏淅沥虚相聒,不似西林翠筱前。

(0)

卧病荆州行台检曲江公龙山诸篇二首·其一

讵识神龙性,空窥海鹤姿。

秋毫捐相印,老兴逐江麾。

未惜孤标远,终嗟八柱危。

匣中三尺水,恨不斩胡儿。

(0)

诸葛亭和西桥方伯

祠亭背郭饶松桂,野蔌居人荐豆登。

西蜀关河依虎据,南阳风雨快龙升。

梁间月色灵光动,蛮徼天威沴气澄。

十倍霸才谁赋得,泚毫先愧杜陵曾。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