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典刑(diǎn xíng)的意思:指法律规定的刑罚。
汉室(hàn shì)的意思:指中国的皇帝和皇室。
老成(lǎo chéng)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不大,但思想成熟,处理事情老练稳重。
乞身(qǐ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儒宗(rú zō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理念。也用来形容某个学派或团体的主要思想、理念或核心价值观。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推施(tuī shī)的意思:指推崇和推广某种行为或事物。
新书(xīn shū)的意思:指新出版的书籍,也可比喻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等。
学府(xué fǔ)的意思:学府指学问渊博的地方,特指大学或学院。
岩扃(yán jiōng)的意思:形容门户坚固,不易打开。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宗学(zōng xué)的意思:指某一学派或学术流派的学说。
三千牍(sān qiān d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极多。
十二经(shí èr jīng)的意思:十二种经书,指古代儒家经典的总称。
- 鉴赏
这首挽词描绘了一位年高德劭的蒋司成辞官归隐的情景。沈与求以深沉的笔触,赞颂了蒋司成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和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
首联“召节西来属老成,乞身终欲返岩扃”,开篇即点明蒋司成在年老之时,主动请求退休,回归山林,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这里“召节”象征朝廷的召唤,“老成”则赞誉蒋司成的德高望重。
颔联“新书未奏三千牍,旧说曾翻十二经”,通过对比新书未及呈献和过去研读过的经典书籍,展现了蒋司成在学术上的勤奋和专注。三千牍代表大量文献,十二经则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示了蒋司成在学术领域的深厚造诣。
颈联“汉室首推施氏易,卫人端识孔悝铭”,进一步赞扬蒋司成在学术研究上的独到见解。施氏易和孔悝铭分别指代对《周易》和《左传》的精深理解,显示了他在古代经典解读方面的卓越能力。
尾联“儒宗学府今谁辈,空使诸生记典刑”,将蒋司成置于儒家学府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其作为一代宗师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暗含了对后世学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继承并发扬蒋司成的学术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不仅是对蒋司成个人生平和学术成就的赞美,也是对儒家传统精神的颂扬,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