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顺 应 庙 宋 /陶 弼 白 崖 山 下 古 松 青 ,暂 卷 牙 旗 谒 庙 灵 。见 说 昆 仑 关 北 畔 ,曾 将 草 木 作 人 形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崖(bái yá)的意思:指山崖或悬崖峭壁的颜色洁白,形容险峻高耸的山势。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木作(mù zuò)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才能、技艺等像木做的一样坚固、可靠。
人形(rén xíng)的意思:盲目跟随他人的意见或言论,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下古(xià gǔ)的意思:下古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状态或时期,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事物或观念非常古老、陈旧。
崖山(yá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处境危险,困境中能够坚持不懈,不屈不挠。
牙旗(yá qí)的意思:指战争中的旗帜或军旗。
谒庙(yè miào)的意思:指拜访古代帝王、贵族的庙宇,后泛指拜访尊贵的人。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 翻译
- 在白崖山下,古老的松树郁郁葱葱,
我们暂时卷起军旗,前来拜谒庙中的神灵。
- 注释
- 白崖山:一座山的名字。
古松:年代久远的松树。
牙旗: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旗帜,装饰有象牙或金属制成的旗杆。
庙灵:庙宇中的神灵。
昆崙关:地名,可能指某个重要的关隘。
北畔:北边。
草木作人形:传说中用草木制作出人的形状,可能指神话或某种仪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诗人陶弼在白崖山下的古松之下,暂时放下军中的牙旗(古代军队中的一种旗帜),去拜谒庙宇中的神灵。他听闻庙中有关于昆仑关北边的传说,那里的人们曾经能够化草木为人的神奇故事。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对古老神话和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整首诗简洁明快,富有神秘色彩,展现了宋代理想主义者的文化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