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拟蛾成螠,谁怜草化萤。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瓦(bì wǎ)的意思:形容房屋或建筑物的瓦片颜色明亮、光洁如玉。
初寒(chū hán)的意思:初寒指的是寒冷的初冬时期。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疚心(jiù xīn)的意思:内心感到愧疚或不安的心情
看青(kàn qīng)的意思:观看草木的颜色。
男子(nán zǐ)的意思:指有勇气、有胆识、有男子气概的男人。
青萍(qīng píng)的意思:形容水面上的浮萍,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
全经(quán jīng)的意思:指全部的经典著作或全面的知识体系。
商榷(shāng què)的意思:商榷是指商议、讨论问题,特指对意见、观点进行辩论或争辩。
俗调(sú diào)的意思:指平凡、普通、不高雅的言行举止。
啸吟(xiào yín)的意思:高声吟咏,表达情感或思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围炉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首句“碧瓦初寒夜”,以“碧瓦”点明环境,暗示时间是寒冷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红炉拥邃亭”,通过“红炉”与“邃亭”的对比,既烘托出炉火的温暖,也映衬出亭子的深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幽静的场景。
接下来,“啸吟元俗调,商榷见全经”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啸吟”与“商榷”相对比,前者可能是指个人的自由抒发,后者则可能指学术讨论或集体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的理解和尊重。
“共拟蛾成螠,谁怜草化萤”这两句,通过“蛾成螠”和“草化萤”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形态变化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微小生命的关注和同情。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疚心男子事,灯底看青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男子气概的反思。在昏暗的灯光下,诗人或许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责任与担当,以及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围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体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张君以六十九作诗自道其康宁余时年五十九感而自咏
新年五十九,处事觉陈旧。
敲石火难停,下坡日如走。
诗书本拙画,孔老徒善诱。
谁为万乘器,谬享千金帚。
尔来专城居,迟暮亦何有。
此邦白发人,夫子称祭酒。
贫居玩一瓢,健饮轻五斗。
愧君十年长,顾已甚蒲柳。
方将外形骸,馀事勿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