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东 封 山 下 宴 群 臣 唐 /张 谔 万 里 扈 封 峦 ,群 公 遇 此 欢 。幔 城 连 夜 静 ,霜 仗 满 空 寒 。辇 路 宵 烟 合 ,旌 门 晓 月 残 。明 朝 陪 圣 主 ,山 下 礼 圆 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封峦(fēng luán)的意思:指山峰高耸入云,形容山势雄伟壮观。
旌门(jīng mén)的意思: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连夜(lián yè)的意思:连续一整夜,不间断地进行某项活动。
幔城(màn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或围墙。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辇路(niǎn lù)的意思:指皇帝所赐的车辇,泛指君主的车辇。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霜仗(shuāng zhàng)的意思:指秋霜降临,白天寒冷。
下礼(xià lǐ)的意思:表示恭敬地行礼或表示恭敬地对待他人。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宵烟(xiāo yān)的意思:指夜晚时烟雾弥漫,形容事物模糊、不清晰。
圆坛(yuán tán)的意思:指宴会或会议的场所,也指团体或机构。
- 注释
- 万里:形容路程遥远。
扈:随从,护送。
封峦:山名,此处可能指皇家出行的目的地。
欢:欢乐,庆祝。
幔城:带有帷幔的军营或宫殿。
静:安静。
霜仗:装饰有霜花的仪仗。
寒:寒冷。
宵烟:夜晚的炊烟或雾气。
合:汇聚,融合。
旌门:装饰有旗帜的大门。
晓月:破晓时分的月亮。
明朝:明天。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山下:山脚下。
礼圆坛:举行礼仪的圆形平台。
- 翻译
- 我长途跋涉护送皇帝前往封峦山,众多官员在此共庆盛宴。
夜晚的营帐城安静无声,霜气笼罩的仪仗队带来阵阵寒意。
夜晚的车驾之路烟雾缭绕,天亮时分,旗帜下的月亮只剩残影。
明天我们将陪伴圣主,山脚下举行盛大的礼仪活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万里长城脚下的宴会景象,展现了盛大的庆典气氛。开篇“万里扈封峦”,便勾勒出一幅宏伟的山峦画面,“群公遇此欢”则透露出参与者们的喜悦心情。
"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两句营造了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幔城夜晚宁静与霜花飘落、天气严寒的描述,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庄严感。
接下来的“辇路宵烟合,旌门晓月残”则描绘了宴会后的情景。车轮轧过的道路上弥漫着夜晚的薄雾,而旗门前的月光在拂晓时分显得尤为清冷。
诗歌最后,“明朝陪圣主,山下礼圆坛”展现了诗人与众臣翌日一同随侍皇帝,在山脚下的圆坛举行仪式的景象。这里既突出了宴会的重要性,也强调了诗人作为朝臣之一,对于国家大典的参与和见证。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官员们庆祝盛事时的豪迈气派,更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越时间的壮丽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