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兵(bà bīng)的意思:停止战争,结束军事行动
半壁(bàn bì)的意思:指某个整体的一部分,通常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愁绝(chóu jué)的意思:极度忧愁,悲伤到极点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裹革(guǒ gé)的意思:裹革是指用皮革包裹住,比喻隐藏真实面目,掩盖真实意图。
和戎(hé róng)的意思: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六州(liù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六个州,泛指天下、全国。
穷檐(qióng yán)的意思:指人穷困潦倒,生活贫苦。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投鞭(tóu biān)的意思:投鞭指的是投掷鞭子,形容极度愤怒或激动。
涂炭(tú tàn)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困苦、贫穷潦倒的境况。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五利(wǔ lì)的意思:指人们在从事某项活动时能够从中获得五个方面的利益。
原早(yuán zǎo)的意思:原早指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可表示事物的本源、起初的样子。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铸铁(zhù tiě)的意思:比喻言行坚定、不可动摇。
诸父(zhū fù)的意思:指众多的父亲,也可以指众多的长辈或前辈。
自坏长城(zì huài cháng chéng)的意思:指自己毁掉自己的防线或自己给自己带来麻烦。
- 鉴赏
这首诗《感事后四首》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描绘了国家危难之际的悲壮景象。诗人通过“穷檐涂炭坐吞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接着,“愁绝台澎半壁倾”则点明了台湾、澎湖等地被外敌侵占的严峻现实,让人心生悲愤。
“裹革未闻谁报国,投鞭翻诩又翻营”两句,揭示了战争中将士们英勇牺牲却未见国家真正得胜的无奈与悲哀,同时也讽刺了那些口称爱国却实际玩弄权谋、无益于国事的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真正为国捐躯者的怀念,以及对那些虚伪言行者的批判。
“六州铸铁难成错,五利和戎望罢兵”则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渴望。六州铸铁不成错,意味着即使付出巨大代价也无法改变错误的决策;而希望通过外交手段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最后,“寄语伤心诸父老,中原早自坏长城”一句,直接呼吁民众共同关注国家命运,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民众团结一致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刻忧虑,也展现了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虎跑泉寺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蓝舆过寺门,石骨乱飞瀑。
跨涧饮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鳞戏碧波,翠藓上斑竹。
绀殿俯冬青,齐奉古天竺。
携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连野服。
引瓷夜月凉,树下《茶经》续。
甘冽赛中泠,七碗驱烦浊。
余亦挂诗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鉴彼须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