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春时节万寿山的景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牡蛎窗虚向远开”,以牡蛎壳比喻窗户,虚设于远方,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牡蛎壳的自然形态与窗户的结构相结合,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造化,也寓意着心灵的开阔与远见。
次句“芸编绨几称清陪”,转而描写室内陈设。芸编,指书籍;绨几,质地厚实的几案。此处以清雅的书卷和几案作为陪衬,暗示主人的文化修养和高洁品质。芸芸书香与质朴几案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生活氛围。
第三句“唐花底用工㸐蕴”,将视线转向室外,提到“唐花”,可能是指唐代的花卉品种或象征着历史的花朵。此句强调在繁花盛开的季节里,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自然之美。通过“用工㸐蕴”这一动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致品味和深刻感悟。
最后一句“春物昌昌即渐来”,点明主题为新春时节。春物昌昌,形容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状态。此句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通过“渐来”二字,描绘了春天逐步临近的过程,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春万寿山景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
娟翠云魂,嫣红花魄,撩渠梦暗香深。
蝶眼含波,春从烛底潜寻。
玉绦紧束东风怨,漫抛他、珠唾兰襟。到而今。
锁断蛾眉,斫损葹心。
难忘绮夜芙蓉馆,惯抽筝调换,倚箔酣沉。
细意牢缠,可如两线同针。
絮烟滚得春甜热,转亏他、瘦燕能禁。指屏阴。
下迤汉江,上贴山岑。
二郎神.破庙
灵风悄寂。藓满侍官袍帻。
冷一角、松阴晚照,抹过龙蛇坏壁。
市羯巫螺曾赛社,银烛底、荔丹蕉碧。
邀神福,饱豚啼,老稚共欢剧。堪惜。
尘荒雉尾,雨雕鸱脊。
闹暗月、琼铺走叶,定有夔魖寄迹。
一自青溪鹃树老,可唤转、小姑兰魄。
只半堵、傀儡台场,谁听絮虫烟夕。
疏影.闺人写壁间盆梅作绣稿
春蠡飐烛。对粉廊素影,瘦黛描玉。
淡冶无言,脉脉依依,珠魂唤到金谷。
遥楼莫唱江南笛,有古怨、缣心凝绿。
更补来、翠筱娟枝,留著凤雏双宿。
知否妆台小课,贴笺图九九,脂晕浮旭。
那识佳人,一种灵芬,别贮空山茆屋。
牡丹空算东皇媵,总不是、媚兰仙属。
敢笑他、冰骨清寒,等样月华烟缛。
飞雪满群山
冷月窥篷,冰漪冱柁,絮衾酒梦难温。
炉铛剩茗,窗篝残焰,守得如此黄昏。
听疏钟何处,已全失、城山翠痕。
况空濛里,秃柳枯蒲,栖遍冻鸥魂。
须又要、抽帆辞客去,呼童晨起,好办离尊。
船娘甚怨,筝弦抽掣,也凄响泪同吞。
便尽情一醉,终难道、愁来十分。
将愁与鸟,堕风荡入京岘云。
壶中天.沅夕渡娥江观孝女祠灯社
长宵几许。买春舲、自溯中流延瞩。
缓缓兰涛催月上,一种吟心凄独。
云净山疏,风香花远,星影摇明绿。
谁家沉醉,画楼天半吹烛。
笑我岁岁辞家,鹔鹴裘敝,恁贳葡桃斛。
人散蘋阴烟似黛,飞起鸳鸯卅六。
小海西回,大江东去,幽怨馀湘竹。
中郎词在,漫歌迎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