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性从下,坤容德本虚。
不须山上泽,已悟画前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胄所作的《鸦小岗》。诗中以鹏鸟和南溟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首句“鹏鸟何年去,南溟尚此墟”以鹏鸟的传说与南溟的辽阔,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深远感,仿佛在述说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变迁。
接着,“海腴新拓发,劫远旧灰嘘”两句,通过“海腴”的新生与“劫远”的旧灰,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力量,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这里“新拓发”与“旧灰嘘”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历史变迁的隐喻。
“水润性从下,坤容德本虚”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道德的关联。水的润泽自下而上,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秩序;坤地的包容与虚空,寓意着道德的深邃与广大,强调了内在精神的丰富与外在行为的谦逊。
最后,“不须山上泽,已悟画前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德的深刻理解。这里的“山上泽”可能象征着追求表面的荣耀或物质的富足,而“画前诗”则是指通过观察自然、体悟道德,获得内心的真实感悟。这句话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满足并非来自外在的追求,而是源自内心的洞察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道德哲学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道德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探索。
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
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
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
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
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
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
蛰霆忽击聩者惊,不待数月如阳城。
中书君已非偃月,何事亦恶仗马鸣。
奏疏流传人吐舌,未死奸谀面赪热。
祇今时事尚可言,奏四十章当一月。
直言不惮方威灵,本朝未尝言罪人。
但图奏上天子喜,莫管近前丞相嗔。
向来庆历子唐子,千古名垂汗青史。
瘴山炎海固鬼愁,志士宁能彼易此。
风尘澒洞何如时,麒麟豺虎方争驰。
士所当为未止此,志完幸听承君规。
《潘吴二察甚振风采刘仲山有诗因次其韵》【宋·姚勉】国家元气几如发,章李以来几台察。翻盆窥瓮若不闻,射影含沙但潜发。坦途自诧忘羊肠,坚冰恐已在履霜。熙丰旧人正伺隙,乃尔寂寂无精光。抨弹已上旨宣谕,谏不能行法当去。老乌欲食不再鸣,幸有新来柏台疏。蛰霆忽击聩者惊,不待数月如阳城。中书君已非偃月,何事亦恶仗马鸣。奏疏流传人吐舌,未死奸谀面赪热。祇今时事尚可言,奏四十章当一月。直言不惮方威灵,本朝未尝言罪人。但图奏上天子喜,莫管近前丞相嗔。向来庆历子唐子,千古名垂汗青史。瘴山炎海固鬼愁,志士宁能彼易此。风尘澒洞何如时,麒麟豺虎方争驰。士所当为未止此,志完幸听承君规。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7967c7027cadae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