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归来的骏马在柳树下卸鞍的情景。首句“何处归来汗未乾”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遐想,仿佛能听到马蹄声和马儿喘息声,感受到旅途的劳顿与汗水未干的痕迹。接着,“柳边牵引卸金鞍”一句,通过“柳边”这一意象,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柳树轻拂,为归来的马儿增添了几分温柔与亲切感。
“九郊苜蓿生应遍”一句,巧妙地运用了“九郊”这一古代地理概念,暗示了马儿可能经历了长途跋涉,穿越了广阔的地域,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同时,苜蓿的生长也象征着这片土地的肥沃与丰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一句“饱食长怀补报难”,则赋予了画面更深层次的情感色彩。马儿在饱食之后,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感激与愧疚之情,这种情感既是对人类主人的感激,也是对自己所承担使命的反思。它提醒我们,即使是动物,也有着复杂的情感世界,懂得感恩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马儿的形象与场景,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张季长题龙洞
我昔谒紫皇,翳凤骖虯龙。
俯不见尘世,浩浩万里空。
谪堕尚远游,忽到汉始封。
西望接蜀道,北顾连秦中。
壮哉形胜区,有此蜿蜒宫,雷霆自鼞鞳,环玦亦璁珑。
石屋如建章,万户交相通。
来者各有得,尽取知无从。
凭高三叹息,自古几英雄?
老我文字衰,挥毫看诸公。
登鹅鼻山至绝顶访秦刻石且北望大海山路危甚
街头旋买双芒屩,作意登山殊不恶。
苍崖无罅竹鞭逸,崩石欲坠松根络。
凭高开豁快送目,历险崎岖危著脚。
川云忽起两蛟舞,瀑水高吹万珠落。
大岩空腔谁所刳?
绝壁峭立端疑削。
坡平或可坐百人,峡束仅容飞一鹤。
蛇蹊岌岌头自眩,鬼谷惨惨神先愕。
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镌非镌凿非凿。
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
人民城郭俱已非,烟海浮天独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