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与神圣。首句“紫坛烟煖不飞霜”以“紫坛”象征祭祀场所的庄重与神秘,“烟煖”则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祥和的氛围,暗示着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和谐。“不飞霜”更是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肃穆,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接着,“坛下千官列雁行”描绘了众多官员整齐排列的情景,犹如雁阵般有序,体现了古代礼仪的严谨与尊崇。这样的布局不仅展现了官员们的恭敬态度,也反映了祭祀活动的规模宏大与组织严密。
“雪色珠冠光射月”一句,通过“雪色”与“珠冠”的对比,既描绘了官员们服饰的华美,又巧妙地将自然景象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同时,“光射月”不仅突出了珠冠的光泽,也寓意着官员们在月光下的光辉形象,象征着他们的崇高地位与荣耀。
最后一句“侍祠臣里识君王”,点明了这些官员们是作为侍祠之臣,直接服务于君王,参与祭祀活动。这一句不仅揭示了他们与君王之间的关系,也暗示了君主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君臣之间紧密的政治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重、秩序与辉煌,同时也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等级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步月.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满庭芳
屋借峰围,径随泉改,过桥别是深清。
阑干十二,真在镜中行。
不道黄衫去久,风前树、犹带茶声。
江南好,莬裘似此,何用买倾城。携朋。
春已谢,梅丸缄怨,蕉纸书情。
任阴阴隔叶,啼老吴莺。
明日片帆催发,幽崖畔、正有云生。
句留住,簟纹设否,容我听调筝。
金缕曲.黄药林自兴安军营寄梅花小幅因题四阕于左方·其一
廿载辞江国。记寻春、氁衫茸帽,岁寒泉石。
抛却家园三百树,漂泊天涯为客。
听吹彻、玉龙凄咽。
缟鹤青猿劳怅望,绕寒溪、几度飘香雪。
江天远,梦难觅。故人知我心相忆。
砑生绡、一枝疏瘦,剪来烟驿。
海月流光明似镜,冷挂珊瑚七尺。
徬佛见、旧时颜色。
不分何郎吟兴减,索枯肠、试点春风笔。
镫欲灺,砚刚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