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枕闻雨》
《晓枕闻雨》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暗淡更残景,低迷病酒怀。

剔灯作伴,添被厚如埋。

胆冷都无梦,心空却似斋。

地炉煎粥沸,听作雨鸣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zhěnwén
sòng / fànchéng

àndàngèngcánjǐngbìngjiǔ怀huái

dēnghánzuòbàntiānbèihòumái

dǎnlěngdōumèngxīnkōngquè

jiānzhōufèitīngzuòmíngjiē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淡(àn dàn)的意思:形容光线昏暗,色彩黯淡,也可用来比喻事物黯淡无光。

病酒(bìng jiǔ)的意思:指过度沉溺于酒色之中,无法自拔。

低迷(dī mí)的意思:指事物不景气、不兴旺,处于低谷状态。

地炉(dì lú)的意思:地下的炉子,比喻隐藏的机密地点。

都无(dōu wú)的意思:表示没有一点儿,毫无。

空却(kōng què)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空虚而没有内容。

剔灯(tī dēng)的意思:指夜间熬夜读书、工作等,灯火通明,不休息。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作伴(zuò bàn)的意思:一起行动或者陪伴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清晨醒来时的情境,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病中孤寂的心境。"暗淡更残景",暗示了黎明前的昏暗和时间的推移;"低迷病酒怀",透露出诗人因病而情绪低落,借酒浇愁的状态。"剔灯寒作伴,添被厚如埋",通过动作和感觉,写出病人的寒冷与孤独,仿佛连灯火也带来寒意,厚重的被子如同把自己埋在其中。

"胆冷都无梦,心空却似斋",进一步刻画了病人的内心世界,胆怯得无法入睡,心灵空虚如同僧人静修,反映出病痛带来的精神困扰。"地炉煎粥沸,听作雨鸣阶",最后以听觉细节收尾,将煮粥的声音误以为是雨打台阶,寓言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外界环境的融合,显得尤为凄清。

总的来说,这首《晓枕闻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诗人孤独、寂静的夜晚,以及对生活的敏感和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展现出宋诗的婉约与内敛。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灵芝寺别祖席诸友

落日寒城暮雨馀,满斟离酒意何如。

见妻还指张仪舌,痛国谁怜贾谊书。

羸马病僮旋雇倩,寺禽山獠亦欷歔。

长安可是深居处,更向深山深处居。

(0)

采桑子·其十二

高吟烂醉淮西月,诗酒相留。

明日归舟,碧藕花中醉过秋。

文姬赠别双团扇,自写银钩。

散尽离愁,携得清风出画楼。

(0)

河满子·其一

对镜偷匀玉箸,背人学写银钩。

系谁红豆罗带角,心情正着春游。

那日杨花陌上,多时杏子墙头。

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

问看几许怜才意,两蛾藏尽离愁。

难拚此回肠断,终须锁定红楼。

(0)

万年欢

晨光射牖,新燕子、一一穿帘飞去。

露晞鸳瓦,萧瑟风生琼宇。

香篆烟消昼永,锁深院、榴花半吐。

映绛绡、冰雪肌肤,自是清凉无暑。

浮荣何用萦怀,冷笑看、车马喧喧尘土。

地偏心远,终日何妨扃户。

一枕江南好梦,泛孤棹、轻烟细雨。

被数声、幽鸟惊回,砌下槐阴亭午。

(0)

黄鹂绕碧树

鸳瓦霜轻,玳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

积厚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

妙龄秀发,庆谢庭、兰玉争妍。

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

别有阴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

玉函高篆,仙风道骨,锡与长年。

最好素秋新霁,对画堂、高启宾筵。

何妨纵乐笙歌,剩举觥船。

(0)

江城子·其二

石榴双叶忆同寻。卜郎心。向谁深。

长恁娇痴,尤殢怎生禁。

内样双眉新画得,还印了,在罗襟。

相思幽怨付鸣琴。望来音。久沈沈。

若论当初,谁信有如今。

瘦尽标容羞见也,明镜子,任尘侵。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