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使 广 州 唐 /张 九 龄 家 在 湘 源 住 ,君 今 海 峤 行 。经 过 正 中 道 ,相 送 倍 为 情 。心 逐 书 邮 去 ,形 随 世 网 婴 。因 声 谢 远 别 ,缘 义 不 缘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过正(guò zhèng)的意思:指过分正直,过于刻板,不通情达理。
海峤(hǎi qiáo)的意思:指两座山峰之间的狭窄海峡,也用来比喻狭小的空间或难以通过的困境。
经过(jīng guò)的意思:经历、经验、经过某个地方或经过某个事件。
世网(shì wǎng)的意思:指世间人世纷杂的事物,也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争和纠纷。
书邮(shū yóu)的意思:书邮是指书信往来的意思,也用来形容书信频繁。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因声(yīn shēng)的意思:因为声音而产生影响或结果。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正中(zhèng zhōng)的意思:指准确地击中目标,也可以指正好在中间。
中道(zhōng dào)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平衡和妥协的做法。
- 注释
- 家:居住的地方。
在湘源住:位于湘江的发源地。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今:现在。
海峤行:前往海边或海滨之地,海峤指近海的山岭,这里泛指海滨地区。
经过:途经,路过。
正中道:中央大道,这里可能指地理位置上的主干道,也可能象征着正道、大道。
相送:为对方送行。
倍为情:情感更加深厚,倍增惜别之情。
心逐书邮去:心意如同书信一般随着邮递员(古代的书邮)远去。
形随世网婴:身体却被世俗的种种牵绊所束缚,犹如被网罗缠绕。
因声谢远别:借着此次离别的机会,表达感谢之意。
缘义不缘名:我们的情谊基于道义而非追求名利,强调友情的纯粹与高尚。
- 翻译
- 我家住在湘江源头处,如今你要前往海滨之地。
你的行程恰好穿越中央大道,我为你送行,这份情感格外深厚。
我的心意如同书信般随你远去,而身体却仍困于世俗的束缚之中。
借着这次离别之机,向你表达感谢之情,我们的情谊源于道义而非名利。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九龄的作品,名为《送使广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情谊和对远行者的依依不舍之情。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峤行。" 开篇两句,简洁明了地描绘出诗人居住的地点——湘源,以及朋友即将踏上的远行路程至广州一带,即“海峤”。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分别和别离的情景。
"经过正中道,相送倍为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出发时,选择走最直接的道路进行相送的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情感。在这里,“相送”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友情的一种肯定和加深。
"心逐书邮去,形随世网婴。"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深切寄托。他希望自己的心意能够通过信件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而身体虽然被世俗羁绊,但精神上却与朋友相连。
"因声谢远别,缘义不缘名。"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声音表达对朋友远行的感激之情,并强调了这种情谊是基于深厚的情义,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虚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促拍满路花·其一信丰黄师尹跳珠亭
栽花春烂漫,叠石翠巑岏。小亭相对倚,数峰寒。
主人寻胜,接竹引清泉。
凿破苍苔地,一掬泓澄,六花疑是深渊。
向闲中、百虑翛然。情事寄鸣弦。
炉香陪茗碗,可忘言。喷珠溅雪,历历听潺湲。
尘世知何计,不老朱颜,静看日月跳丸。
汉宫春.壬子莆中鹿鸣宴
丹诏天飞,见皇家愿治,侧席英才。
鸿儒抱负素蕴,壮志兴怀。
文场战胜,便从此、脱迹蒿莱。
人共羡,鹿鸣劝驾,还因计吏偕来。先春占早争开。
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
桃花浪暖,更平地、听一声雷。
蓝绶袅,芦鞭骏马,长安走遍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