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白道穿村去,树里清溪照郭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登 新 城 县 楼 赠 蔡 明 府 唐 /方 干 杨 震 东 来 是 宦 游 ,政 成 登 此 自 消 忧 。草 中 白 道 穿 村 去 ,树 里 清 溪 照 郭 流 。纵 目 四 山 宜 永 日 ,开 襟 五 月 似 高 秋 。不 知 县 籍 添 新 户 ,但 见 川 原 桑 柘 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道(bái dào)的意思:白道指的是正确的道路或正义的道路。
川原(chuān yuán)的意思:指河流的原始水源,比喻事物的根本、源头。
道穿(dào chuān)的意思:道路贯通,畅通无阻。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开襟(kāi jīn)的意思:指敞开衣襟,表示心胸宽广,心地豁达,不拘泥小节,能容忍他人的过失或错误。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消忧(xiāo yōu)的意思:消除烦恼、解除忧愁
永日(yǒng rì)的意思:永远、一整天
知县(zhī xiàn)的意思: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正确处理事务的官员。
纵目(zòng mù)的意思:放眼望去,广泛观察或审视。
- 注释
- 杨震:指诗人自己或其他官员,杨震是古代清官的典故,这里代指清廉的官员。
宦游:外出做官,四处为官。
政成:政绩完成,工作成功。
消忧:消除忧虑,放松心情。
草中白道:草地间的小路,白道可能是指被踩踏出来的小径。
穿村去:穿过村庄而去。
树里:树林之中。
清溪:清澈的溪流。
照郭流:照耀着城郭流动,郭指城郭,即城墙内外的区域。
纵目:放眼远望。
四山:四周的山。
宜永日:适合消磨一整天的时间,形容景色优美,引人入胜。
开襟:敞开衣襟,表示轻松愉快的心情。
五月:夏季的第五个月,这里指天气已经比较热的时候。
似高秋:像秋天一样凉爽,高秋指天高气爽的秋天。
县籍:县里的户籍记录。
添新户:增加了新的居民。
川原:河流与平原,泛指广阔的地域。
桑柘稠:桑树和柘树长得茂盛而密集。
- 翻译
- 杨震从东方来到此地做官,政事成功后登上此地以消除忧虑。
青草中的白色小路穿越村庄而去,树木间的清澈溪流照耀着城郭流淌。
放眼望去四周的山景适合消磨长日,五月里敞开衣襟竟感觉如同凉爽的秋天。
不知道县里的户籍上增添了新的人家,只看见广阔的原野上桑树和柘树茂密繁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新城县楼所见之景象和心境。诗中“杨震东来是宦游,政成登此自消忧”两句表明诗人因朋友的到来而感到欣慰,政治清明也让自己的忧虑得以缓解。
“草中白道穿村去,树里清溪照郭流”写出了田园风光和水流景致,展示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纵目四山宜永日,开襟五月似高秋”则是诗人在感慨时间流逝之际,希望能够长久地享受这份宁静,同时也透露出对夏日凉爽的向往,这里的“五月”与“高秋”相比,显得异常清新。
最后,“不知县籍添新户,但见川原桑柘稠”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淡然和不关心,只是注意到了自然界中桑树、柘树的繁茂,这也反映出诗人更加关注自然之美,而非世事纷争。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是一首颇具田园风味的咏叹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