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镇海楼避暑二首·其一》
《镇海楼避暑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上巍城城上楼,俯吞珠海丹丘

晓分若木更日,雨送桄榔六月秋。

库耸云端擎宝黛,印浮江面浣清流。

从直北论邹鲁,且看天南别有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从直(cóng zhí)的意思:指言辞直率,坦诚直言。

丹丘(dān qiū)的意思:指红色的山丘,也用来比喻喜庆的场合或美好的景色。

更日(gēng rì)的意思:更加美好的日子,指未来会更好。

桄榔(guā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人言辞刻薄,毫不客气。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若木(ruò mù)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如大树一般茁壮成长。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直北(zhí běi)的意思:指直线朝北方前进,形容行进方向一致或目标明确。

珠海(zhū hǎi)的意思:比喻人才集聚、资源丰富的地方。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象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首句“山上巍城城上楼,俯吞珠海挹丹丘”以雄伟的笔触勾勒出山城楼阁的壮观,俯瞰大海,汲取丹丘之气,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与开阔的视野。

接着,“晓分若木三更日,雨送桄榔六月秋”两句,运用神话中的“若木”与自然界的“桄榔”,以及季节变换的意象,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早晨如同神话中的若木之光,照亮三更的夜空;六月的雨季,仿佛为桄榔树带来了凉爽的秋意,细腻地描绘了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

“库耸云端擎宝黛,印浮江面浣清流”则进一步展现了镇海楼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色。山上的仓库高耸入云,仿佛托举着珍贵的宝石与黛色的山峦;江面上的倒影如同清洗过的清澈流水,生动地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美景。

最后,“漫从直北论邹鲁,且看天南别有洲”表达了诗人对镇海楼所在之地的独特见解。他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化比较(直北的邹鲁之地),而是赞叹于南方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暗示了镇海楼及其周边环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自然美,超越了传统观念的局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镇海楼的壮丽景色,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历史与人文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其八

百和香中本无我,光透尘劳一一法。

佛法本从空处起,炳然字义照太空。

以此一香应发心,东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阇罗,是真离欲阿罗汉。

(0)

侯尉之吉水覆按未归三日泥雨戏成寄之

叹息侯嬴老,尉曹鞍马疲。

山花迷部曲,江雨压旌旗。

越鸟劝沽酒,竹鸡忧蹋泥。

不知何处醉,遥寄解酲诗。

(0)

次韵谢黄斌老送墨竹十二韵

古今作生竹,能者未十辈。

吴生勒枝叶,筌寀远不逮。

江南铁钩锁,最许诚悬会。

燕公洒墨成,落落与时背。

譬如刳心松,中有岁寒在。

湖州三百年,笔与前哲配。

规模转银钩,幽赏非俗爱。

披图风雨入,咫尺莽苍外。

吾宗学湖州,师逸功已倍。

有来竹四幅,冬夏生变态。

预知更入神,后出遂无对。

吾诗被压倒,物固不两大。

(0)

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九

少年基一篑,长岁足三馀。

忽作飞黄去,顿超同队鱼。

尊前八采句,窗下十年书。

定作牛腰束,传抄听小胥。

(0)

次韵和台源诸篇九首·其九群玉峰

洞天名籍知第几,洞口诸峰苍翠堆。

彫虎啸风斤斧去,飞廉吹雨晓烟回。

日晴圭角升云气,月冷明珠割蚌胎。

种玉田中饱春笋,仙人忆得早归来。

(0)

对客

窗下篝灯坐,相看白发新。

共谈为客事,同是异乡人。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明朝愁远别,离思欲沾巾。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