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十二时(其七)》由宋代诗人释咸静所作,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日南午,卓然独耀无今古。”开篇以“日南午”点明时间,即正午时分,阳光炽烈,万物沐浴在温暖之中。一个“卓然”形容太阳高悬于天际,光芒四射,仿佛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展现出一种永恒的力量。“独耀无今古”,强调太阳的光辉不因时间而改变,它自古至今,始终如一地照耀着大地,象征着自然界的恒常与不变。
“粪埽堆头玉马嘶,琉璃殿上金刚舞。”这两句诗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粪埽堆头玉马嘶”中,“粪埽”代表世俗的尘埃与平凡的生活,“玉马”则象征着高贵与纯洁,马的嘶鸣在这里既是自然之声,也寓意着内心的呼唤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后一句“琉璃殿上金刚舞”则描绘了一幅庄严而神秘的画面,琉璃殿代表了佛教中的神圣之地,金刚舞则是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象征着力量、保护与净化。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与神圣、平凡与非凡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深处追求纯净与力量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