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读法华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探讨了佛法修行的深刻意义以及个人在修行过程中的角色和责任。
首句“阿字义深当自读”,“阿”字在佛教中常指佛陀,这里暗示佛法的奥义需要修行者自己去领悟和探索。这句强调了个人修行的重要性,鼓励读者深入思考佛法的真谛,而不是仅仅依赖他人的解释。
次句“般舟行苦与谁行”,“般舟”是佛教术语,意为“方便法门”,此处可能指的是通过特定的修行方法来减轻痛苦。然而,这句话提出的问题“与谁行”则暗示了修行之路的孤独性,即修行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往往需要独自面对,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第三句“人言成辨须三世”,这里的“人言”代表了社会上对佛法修行的普遍看法或传统观点。“成辨”意为成就智慧,而“三世”则是佛教中时间概念的延伸,包括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佛法修行成就智慧的理解,认为它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仅是今生的努力。
最后一句“我欲圆成在此生”,表明了诗人对于佛法修行的独特见解和决心。他认为,虽然佛法的成就可能涉及多世的努力,但最终的圆满可以在这一生实现。这种信念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珍惜当下,通过不懈努力,在此生达到心灵的圆满和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佛法修行的内在过程和个人的责任,强调了自我探索、独立面对挑战、超越时空限制以及在现世追求精神圆满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投翰长赵侍郎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