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荒墟(huāng xū)的意思:指草木丛生、房屋废弃、人烟稀少的废弃地方。比喻荒凉、冷落、无人问津的景象。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墟落(xū luò)的意思:指乡村、农村、偏僻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首句“极目荒墟落木中”,以广阔的视角展开,将读者带入一片荒芜与落叶交织的景象之中,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接着,“空山人静涧泉舂”一句,通过“空山”、“人静”和“涧泉舂”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自然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和谐之美。
后两句“秋来不用为霖雨,留得閒云养卧龙”,则赋予了画面更深层次的寓意。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但诗人却说“不用为霖雨”,意在强调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无需人为干预,自能各得其所。同时,“閒云”与“卧龙”构成了一种隐喻,云象征着自由与变化,龙则代表了力量与智慧。这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好与神秘,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万物各得其乐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的巧妙融入,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和谐社会理想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
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
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
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
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
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
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
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
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
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
守法踰天官,反得官长怨。
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
乾坤再开辟,日月重昭绚。
磊落收群材,疏戚共登荐。
君名一朝起,亦作丞相掾。
丹心益倾竭,婉画勒替献。
好恶古难同,祸福巧相禅。
天子忧南纪,藩宣必时彦。
下逮曹属微,简选亦精练。
君得南省佐,闻者尽惊羡。
伛偻辞阙庭,飘摇出畿甸。
饯送盈路衢,恳款陈志愿。
去年天下旱,穷蹙无贵贱。
赈恤当及时,本末须并见。
方春农事兴,不废乃为善。
又闻南中贼,凭陵及州县。
黎獠本吾民,抚绥在方面。
恩信足以怀,逼迫使生变。
况我圣天子,辙迹昔所遍。
勖哉筹策良,无使空蹂践。
京城雨初过,草树郁葱茜。
乔木多早莺,高堂有新燕。
烦辞君勿诮,君歌我其抃。
《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元·揭傒斯】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守法踰天官,反得官长怨。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乾坤再开辟,日月重昭绚。磊落收群材,疏戚共登荐。君名一朝起,亦作丞相掾。丹心益倾竭,婉画勒替献。好恶古难同,祸福巧相禅。天子忧南纪,藩宣必时彦。下逮曹属微,简选亦精练。君得南省佐,闻者尽惊羡。伛偻辞阙庭,飘摇出畿甸。饯送盈路衢,恳款陈志愿。去年天下旱,穷蹙无贵贱。赈恤当及时,本末须并见。方春农事兴,不废乃为善。又闻南中贼,凭陵及州县。黎獠本吾民,抚绥在方面。恩信足以怀,逼迫使生变。况我圣天子,辙迹昔所遍。勖哉筹策良,无使空蹂践。京城雨初过,草树郁葱茜。乔木多早莺,高堂有新燕。烦辞君勿诮,君歌我其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367c6d67eb734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