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馆挹奇观,嘉席延多仪。
兰芬扬光风,藻色涵晴漪。
虽微丝与竹,清兴良足怡。
千载一胜赏,继此当复谁。
达者解其会,浩饮宁须辞。
繁声(fá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嘈杂,喧闹不安的样子。
芳春(fā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花草盛开的美景。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光风(guāng fēng)的意思:指风吹去了云雾,景色明亮清晰。形容天空明朗,景色宜人。
浩饮(hào yǐn)的意思:形容饮酒豪放、豪饮不辍。
画舸(huà gě)的意思:比喻心思迂回,行动迟缓。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末座(mò zuò)的意思:指坐在最后的位置,地位低下或排名最后。
奇观(qí guān)的意思:指罕见、不可思议的景象或事物。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倾盖(qīng gài)的意思:指倾斜、翻倒。
群贤(qún xiá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
素期(sù qī)的意思:指平日、平时、常日。表示平常的日子或平时的状态。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无乐(wú lè)的意思:没有乐趣或愉快的心情。
遐思(xiá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时思维跳跃,联想广泛,思绪飘忽不定。
修禊(xiū xì)的意思: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雅抱(yǎ bào)的意思:指言辞文雅、态度亲切。
扬光(yáng guāng)的意思:指表扬、赞美某人或某事物,使其名声更加显著。
招宴(zhāo yàn)的意思:邀请宾客参加宴会
中沚(zhōng zhǐ)的意思:指人的才能或事物的优点被埋没或被忽视。
这首元代诗人杨翮的《上巳日燕饮》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生动画面。诗中通过“閒居眷芳春,况乃修禊时”开篇点题,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氛围,上巳节,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人们在美好的环境中聚会。
“群贤毕倾盖,招宴酬素期”,描绘了众多贤士聚集一堂,共赴宴会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华馆挹奇观,嘉席延多仪”,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豪华与庄重,奇观与佳肴并陈,礼仪周全。
“兰芬扬光风,藻色涵晴漪”,以兰花的芬芳和水藻的颜色,象征着宴会的高雅与和谐,光风与晴漪则增添了自然的美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末座聆高谈,雅抱摅遐思”,描述了宴会中高谈阔论的场景,宾客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抒发情怀。
“虽微丝与竹,清兴良足怡”,即使没有丝竹之音,清雅的兴致也足以让人感到愉悦,强调了宴会的气氛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画舸翳中沚,繁声流四涯”,描绘了画船在水中荡漾,繁杂的声音在四周回响,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和谐的场景。
“俗情岂无乐,斯意非所知”,表达了对世俗欢乐的理解,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精神的满足和文化的交流。
“千载一胜赏,继此当复谁”,感叹这样的盛宴难得,千载难逢,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待。
“达者解其会,浩饮宁须辞”,最后两句提到通达之人能够理解宴会的意义,即使畅饮也不会推辞,体现了对宴会精神的深刻认同。
整首诗通过对上巳日燕饮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雅致生活,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和情感交流,是一首富有意境和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