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白色的纸帐如同白雪,上面映着客人的身影。
一片白色中无法自控,黑色的光影摇曳不定。
人已疲倦,身影消失,但仍留有如雪的光华。
不久后点起蜡烛入眠,心静如止,忘记了一切。
- 注释
- 纸帐:白色的帷帐。
白如雪:像雪一样洁白。
坐客影:客人的身影。
一白:整个白色空间。
不自由:无法控制。
黑光:黑色的光影。
荡无定:摇摆不定。
人倦:人感到疲惫。
影已散:身影消失。
雪花莹:如雪花般晶莹。
须臾:片刻。
秉烛:手持蜡烛。
相忘:忘记。
心目静:心境平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开篇“纸帐白如雪,上有坐客影”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室内外的境况,纸帐洁白如同积雪,而窗棂上的暗影则透露出室外有人静坐。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更是对夜晚宁静氛围的一种渲染。
“一白不自由,黑光荡无定”这两句诗,则通过对比纸帐的纯净与窗棂阴影的移动不定,表达了内心对于宁静与不安之间微妙感受的抒情。这里的“一白”指的是纸帐的洁白,而“黑光”的“荡无定”则是对夜色中阴影变化的描写。
接下来的“人倦影已散,依然雪花莹”,则是转换了视角,从室内望向窗外,人虽疲倦而去,但纸帐上的雪花纹理仍旧清晰可见。这里的“雪花”既指纸帐的洁白,也暗示着夜晚的宁静如同积雪一般难以打扰。
最后,“须臾秉烛眠,相忘心目静”,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刻的抒情。诗人在短暂的时间里(“须臾”)举起蜡烛进入梦乡,心灵与视觉皆陷入宁静的状态。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安宁,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精致的意象构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寻找心灵宁静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慈乌叹
台前柏树八九株,树上百千啼老乌。
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
夕眠昼坐不得息,有时奋疾试一驱。
东枝乍起西枝落,去不能远仍旋趋。
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
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
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
海隅有山从尔居,悯尔至孝惜尔愚,慎尔利口毋趑趄。
和龟山此日不再得
我生秉孱弱,不能任耕桑。
居然消秫稻,何以酬旻苍。
星尽晨鸡鸣,东方生炯光。
良阴无踟踌,俄顷收斜阳。
行行天地间,南北各有方。
步履无定审,宇宙空茫茫。
忮求但自辑,尚未足以臧。百端苟遏绝,暗触还自?。
身心取轻安,未免等秕糠。
良珠固在握,胡乃忘吾藏。
春暄熏百草,随类发芬芳。
秋气净四极,一碧涵清刚。
春秋皆在斯,何为空徬徨。
积粟太仓盈,积步万里长。
踸踔而凌越,竺氏与蒙庄。
如彼鸟篆空,漫尔矜文章。
辨说及组绣,慷慨登词场。
如彼挟策子,与博偕亡羊。
砭心不知痛,支体皆隳忘。
何忍蹈此蹊,而更诧豪彊。
关闽有津济,但自理舟航。
鼓勇未为殊,绵绵功在常。
一息不相续,前勤皆巳亡。
与俗俱汨没,徒为造物伤。
返念诚自惊,斯须分圣狂。
《和龟山此日不再得》【明·王夫之】我生秉孱弱,不能任耕桑。居然消秫稻,何以酬旻苍。星尽晨鸡鸣,东方生炯光。良阴无踟踌,俄顷收斜阳。行行天地间,南北各有方。步履无定审,宇宙空茫茫。忮求但自辑,尚未足以臧。百端苟遏绝,暗触还自?。身心取轻安,未免等秕糠。良珠固在握,胡乃忘吾藏。春暄熏百草,随类发芬芳。秋气净四极,一碧涵清刚。春秋皆在斯,何为空徬徨。积粟太仓盈,积步万里长。踸踔而凌越,竺氏与蒙庄。如彼鸟篆空,漫尔矜文章。辨说及组绣,慷慨登词场。如彼挟策子,与博偕亡羊。砭心不知痛,支体皆隳忘。何忍蹈此蹊,而更诧豪彊。关闽有津济,但自理舟航。鼓勇未为殊,绵绵功在常。一息不相续,前勤皆巳亡。与俗俱汨没,徒为造物伤。返念诚自惊,斯须分圣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1667c67d1a97b5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