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中 寄 樊 仆 射 唐 /于 鹄 却 忆 东 溪 日 ,同 年 事 鲁 儒 。僧 房 闲 共 宿 ,酒 肆 醉 相 扶 。天 畔 双 旌 贵 ,山 中 病 客 孤 。无 谋 还 有 计 ,春 谷 种 桑 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客(bìng kè)的意思:指病人或患病的人。
春谷(chūn gǔ)的意思:指春天的山谷,形容春季景色优美、花香鸟语的场景。
酒肆(jiǔ sì)的意思:指酒馆、酒店等售卖酒类的场所。
鲁儒(lǔ rú)的意思:指鲁国的儒家学者,也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桑榆(sāng yú)的意思:指太阳落山的时候,天色渐暗,暮色已临的状态。也用来形容人的年老。
僧房(sēng fáng)的意思:僧人的住所或修行之处。比喻安静、幽雅的地方。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同年(tóng nián)的意思:同一年份,同年生。
无谋(wú móu)的意思:指没有计划、目标或策略的行动,缺乏谋略或智慧。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 翻译
- 回想起在东溪的日子,那时与同龄的儒家学者共事。
我们曾在僧舍中一同住宿,在酒馆里醉态相扶。
而今你身居高位如天边显赫的旗帜,我却在山中作为病客倍感孤独。
虽无宏大谋略却尚有小计可施,春天里在山谷播种桑树和榆树。
- 注释
- 却忆:回忆起。
东溪:东方的溪流,代指过去生活的地方。
同年:同龄,同时期的人。
事鲁儒:追随儒家学者学习,鲁儒指山东(鲁地)的儒家学者,泛指儒学学者。
僧房:寺庙中的居室。
闲共宿:悠闲地一同过夜。
酒肆:酒馆。
醉相扶:醉酒后互相搀扶。
天畔:天边,比喻远离且地位高。
双旌:古代高级官员出行时的仪仗,这里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病客:生病的我,自谦之词。
孤:孤独。
无谋:没有宏伟的计划或策略。
还有计:但仍有些许打算。
春谷:春天的山谷。
种桑榆:种植桑树和榆树,比喻为时不晚,仍可有所作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山中的寂寞与怀旧之情。开篇“却忆东溪日,同年事鲁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那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学习儒家经典,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学术的氛围。然而现实与回忆形成鲜明对比,“僧房闲共宿,酒肆醉相扶”则显示出诗人目前孤独的生活,他只能在空旷的寺庙里过夜,与同样漂泊的人在酒馆中互相搀扶,共同度过无助的时光。
“天畔双旌贵,山中病客孤”一句更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这里的“天畔”,意指边疆或高远的地方;“双旌”,可能指的是官帽上的装饰,也意味着地位尊贵。然而,这些尊贵的地位与诗人无关,他只是一个在山中生病的旅客,倍感孤独。
最后两句“无谋还有计,春谷种桑榆”表达了诗人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保持着希望和对未来的规划。即便是没有策略,也还剩下了一丝一缕的办法;而在春天的山谷中播种桑树和榆树,则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努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坚持希望的精神状态,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六皆重过敝邑,水阻兼旬,游醮极欢,于其行也,赋此送之·其二
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
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
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
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离别恨,都休诉。
问后会,知何处。叹人生聚散,飘蓬落絮。
风雨莫教魂梦隔,音书肯使鳞鸿误。
更为余、传语到高堂,思尤苦。
水龙吟.戊戌小除立己亥春梦湘同作
岁寒禁惯冰霜,隔年翻讶春何早。
锦幡飐处,玉梅香里,酹春一笑。
春遣侬愁,侬将春负,闷怀丁倒。
算重城烟景,花明柳媚,原未觉,繁华少。
大块文章谁假,占春先、翠蛾儿闹。
番风无赖,催完芳信,便催人老。
金埒游情,玉壶吟思,莫教閒了。
看忘情彩胜,盈盈弄影,向钗梁袅。
东风第一枝.赠女士袁寒篁
砑粉笺光,簪花字楷,绿窗咏惯飞絮。
向传綵笔徵君,最赏翠闺孝女。
冰心兰欬,为唐勒、梅花题句。
便费却、子建吟毫,江上和填金缕。
曾话向、凤池夜雨。想读遍、苧城春树。
故乡老去归来,待拾断纨片羽。
采风名媛,厌脂黛、香奁陈语。
愿手浣、清露蔷薇,细写谢庭新著。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