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句栏(jù lán)的意思:
亦作“ 句拦 ”。亦作“ 句阑 ”。1.栏干。 五代 齐己 《送僧归南岳》诗:“巖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广韵·平寒》:“拦,阶际木句拦。亦作‘阑’。”
(2). 宋 元 伎乐演剧的场所。因四周有栏干围场,故名。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倡》“句栏”:“《丹铅録》: 宋 世以来,名教坊为‘句栏’。”参见“ 勾栏 ”。连臂(lián bì)的意思:互相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逆风(nì fēng)的意思:逆境中坚持前行,不被困难所阻挡。
认得(rèn de)的意思:识别、辨认、了解
珊珊(shān shān)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娇媚。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永安(yǒng ān)的意思:永远安定,永不动摇。
磔磔(zhé zhé)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浊世(zhuó shì)的意思:指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的时代。
- 注释
- 浊世:比喻混乱、纷扰的社会。
住终难:在此环境中难以久居。
孤峰:指远离尘嚣的高山,象征清静之地。
念永安:渴望永远的平静与安宁。
逆风:与前进方向相反的风。
眉磔磔:形容因逆风而紧皱的眉头。
冲雪:顶着大雪前行。
锡珊珊:僧人所持锡杖在雪中行走时发出的声响。
石室:山洞或岩石构成的居室,常指修行者居住的地方。
关霞嫩:被柔和的晚霞所包围,'嫩'形容霞光柔和。
松枝:松树的枝条。
拂藓乾:轻轻擦过已经干了的苔藓。
岩猿:生活在山岩间的猿猴。
应认得:应当能识别,记得。
连臂:手拉手,形容亲密或合作的样子。
下句栏:从高处的栏杆或树枝上下来。
- 翻译
- 在这浑浊的世界居住终究艰难,向往着孤高的山峰获得永恒的安宁。
迎着逆风眉毛紧皱不展,踏着飞雪僧鞋上的锡环响声珊珊。
石室被晚霞温柔地笼罩,松枝轻轻扫过已干枯的苔藓。
山岩上的猿猴应该能认出我,它们手拉手从树枝上跃下栏杆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归往南岳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和对其清净生活的向往。
"浊世住终难"一句,意指在纷扰复杂的俗世中长久居住是多么困难,暗含着对尘世的不满和对出家人清净生活的羡慕。"孤峰念永安"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所处之地——南岳孤峰的向往,那里有宁静祥和的环境,可使心灵得到永远的安顿。
接下来的两句"逆风眉磔磔,冲雪锡珊珊"生动地描绘了僧人行走在逆风中,眉头紧锁,以及他们勇敢地穿越大雪中的坚定形象。这里的"逆风"和"冲雪"都强调了僧人的坚毅与不屈。
"石室关霞嫩,松枝拂藓乾"一句,通过对石室内光线的描写,以及松枝轻拂着干燥的苔藓,展现了一幅幽静、清寂的画面。这里的"石室"和"松枝"都是典型的山居生活象征。
最后两句"岩猿应认得,连臂下句栏"则是对僧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形进行了描绘。"岩猿"指的是栖息在岩石之上的猿类,这里暗示着僧人的生活与自然界的亲密无间。"连臂下句栏"可能是在描述僧人在山中修行,或者是对其清净生活状态的一种比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岳风光和僧人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出家人精神追求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忧旱
清和气始交,候火未可炽。
雨师偶失职,焰焰使人畏。
东湖冷如冰,舍此谁止沸。
猊吻呀不吐,浊泥点枯翠。
农田不难料,焦灼凛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万方振臂。
自今数秋成,一饱傥可冀。
蛟龙卧慵懒,朱鸟誇羽翅。
吾生老文园,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并为洗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