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游曲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春 游 曲 江 唐 /施 肩 吾 芳 处 亦 将 枯 槁 同 ,应 缘 造 化 未 施 功 。羲 和 若 拟 动 炉 鞴 ,先 铸 曲 江 千 树 红 。
- 翻译
- 美好的地方也将一同枯萎凋零,可能是因为遭遇变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料。
如果羲和(太阳神)想要点燃生命的火焰,首先会让曲江(地名,代指美景)万木红艳如火。
- 注释
- 芳处:美好的地方。
枯槁:枯萎凋零。
遭化:遭遇变化。
施功:照料,努力。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炉鞴:炼铁的鼓风炉,比喻生命的火焰。
曲江:唐代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千树红:形容树木繁多且红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游历曲江的景象与情感。开篇"芳处亦将枯槁同,应缘遭化未施功"两句,通过对比鲜花即将凋谢而枝条依旧茂盛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变化无常的感慨。这里的“芳处”指的是充满花香的地方,“枯槁同”则暗示着春天虽然已经来临,但有些树木尚未复苏。这两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早春景色,也流露出作者对生命轮回的一种感悟。
接着的"羲和若拟动炉鞴,先铸曲江千树红"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进行的想象。"羲和"指的是太阳神,"炉鞴"则是古代用来比喻太阳的器物。在这里,作者通过“若拟动炉鞴”形象化地表达了太阳即将苏醒、开始活动的景象。而“先铸曲江千树红”则描绘了一旦春风一吹,整个曲江两岸的树木即将换上新装,变得鲜艳如火。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是作者内心对于希望和生机勃发的一种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与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赞叹。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春天这一季节的特殊情感——它不仅是自然界的复苏,更是希望和新生的象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