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尔(bù ěr)的意思:不是你,不属于你
辞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主动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公职。
官学(guān xué)的意思:指官场中的学问或官员的学问。
篁竹(huáng zhú)的意思:篁竹是指竹子的一种品种,也用来比喻人才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居夷(jū yí)的意思:指某人在异地或外国居住、生活。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邻舍(lín shè)的意思:指邻居,也泛指周围的人或事物。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蒙笼(méng lóng)的意思:指用欺骗、迷惑、压制等手段将人控制或限制在某种状况或环境中,使其无法自由行动。
日度(rì dù)的意思:每日,每天。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四三(sì sān)的意思:指数字43,也用来形容形状或大小不一致的东西。
随事(suí shì)的意思:根据事情的变化,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行事。
笋舆(sǔn yú)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或事物,比喻年轻人才蓬勃发展,充满朝气。
田畴(tián chóu)的意思:指田地、农田。比喻事物的范围或领域。
五家(wǔ jiā)的意思:指五个家庭或五个家族。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咿哑(yī yā)的意思:形容声音低沉、含糊不清。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翻译
- 雨后天晴同样美好,整天坐着竹椅吱呀呀地走。
竹林环绕三四里,隐约可见三五户茅屋。
邻居的声音传来,只有鸡犬声,田野间种植着桑麻。
身处边远之地,生活简朴,我感到羞愧,若非君子之志,我早已辞官去学习农耕。
- 注释
- 既雨:雨后。
晴:晴天。
笋舆:竹制的手推车。
度:度过。
咿哑:吱呀声。
蒙笼:茂密笼罩。
篁竹:竹林。
髣髴:隐约。
茅茨:茅草屋。
邻舍:邻居。
相闻:互相听见。
鸡犬:鸡鸣狗叫。
田畴:田野。
桑麻:桑树和麻。
居夷:身处偏远。
何陋:何等简陋。
惭:感到羞愧。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辞官:辞职离开官职。
学种畬:学习农耕。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雨后出行,欣赏沿途风景并参与赈贷的田园生活。首句"既雨得晴晴亦佳"表达了对雨过天晴的欣喜,显示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欣赏。"笋舆终日度咿哑"写乘坐竹制小车行进,声音嘈杂,但诗人却乐在其中。
"蒙笼篁竹四三里,髣髴茅茨三五家"描绘了竹林环绕、简朴农舍的乡村景象,富有诗意,让人感受到宁静与质朴。"邻舍相闻亦鸡犬,田畴随事有桑麻"进一步描绘了乡间生活的日常,鸡犬相闻,农田里种植着桑麻,展现了农耕文明的和谐。
最后两句"居夷何陋惭君子,不尔辞官学种畬"表达了诗人对于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自己选择的肯定,虽然身处偏远,但并不觉得简陋,反而以此为荣,甚至愿意放弃官职,专心务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的生活画面,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倪昭卿赋赠叶神童
神童天纵何聪明,十幅一息增荣名。
若非唐朝李太白,靖通真人当复生。
击石轰雷惊四座,宝卷拈出安群情。
八卦五行有妙用,金丹大药自然成。
布衲蹁跹贱罗绮,银钩婉娩鬼神惊。
仙山便好留仙佩,何必蓬莱顶上行。
公无渡河·君不见猿啼苍梧烟
君不见猿啼苍梧烟,风捲潇湘水。
双蛾无处挽重瞳,粉篁点点凝春泪。
又不见鹤饮瑶池月,露泣龟台花。
百官极目望八骏,青鸟寥寥空暮霞。
呜呼,不自爱惜甘蹈死,亦不闻乎千金子。
公无渡河要渡河,公要渡河争奈何。
题武夷五首
不见虹桥接幔亭,空余水绿与山青。
客来剔出些奇胜,五曲溪头大隐屏。
即事君子堂五首
枝头尚有烂黄梅,次第荷花白者开。
庭雀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又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