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校刊光禄我素公集纪事赠惠生族兄二首·其二》
《校刊光禄我素公集纪事赠惠生族兄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安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林谈道西林隐,数典常不嗣音。

清秩两京史传齐名七子歌吟

山记螭虬毁,风树楼虚樵采侵。

念祖惟兄意犹切,好培兰玉缨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嗣(bù sì)的意思:不继承家业或职位,指后代不继承父辈的衣钵。

螭虬(chī qiú)的意思:形容巨大威猛的龙

典常(diǎn cháng)的意思:指经典文献和常识,是指传统的、经典的事物。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风树(fē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的声望、威望或名声在社会中树立起来。

歌吟(gē yín)的意思:指歌声悠扬,吟咏动人。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齐名(qí míng)的意思:指与某人或某物并列齐全,地位相等。

七子(qī zǐ)的意思:指七个儿子。

樵采(qiáo cǎi)的意思:指以勤劳努力的精神去工作,特指农民努力耕作或勤奋工作的意思。

山记(shān jì)的意思:记载在山上,形容文字记载长久不灭。

史传(shǐ chuán)的意思:指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记载、传说、故事等。

数典(shǔ diǎn)的意思:指对古代典籍进行细致研究和记数,以便理解和掌握其内涵。

嗣音(sì yīn)的意思:指继承前人的声音或音乐,传承前人的艺术才能。

谈道(tán dào)的意思:指谈论道义或讲述道理。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缨簪(yīng zān)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头饰,也用来形容高官显贵的地位和身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先辈学识与品德的追忆与敬仰之情。首句“东林谈道西林隐”,以“东林”和“西林”象征不同的学术流派或地域,暗示了作者对于不同思想交流的向往与尊重。“数典常嗟不嗣音”,表达了对传统学问传承中断的惋惜之情,体现了对文化血脉延续的重视。

接着,“清秩两京留史传,齐名七子剩歌吟”两句,赞美了先辈在官场与文坛的卓越成就,不仅留下了历史的记载,也与同时代的杰出人物并肩,共同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篇章。这里“清秩”指为官清廉,正直公正;“两京”泛指京城,代表政治中心;“七子”可能是指明代文学群体“七子”,此处泛指文坛上的佼佼者。

“弇山记蚀螭虬毁,风树楼虚樵采侵”则描述了先辈所处环境的变迁与衰败,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的逐渐消逝。其中,“弇山”可能指的是某座山或特定地点,而“记蚀”、“螭虬毁”、“风树楼虚”、“樵采侵”等词组,形象地展现了自然与人为因素导致的文化遗迹受损与消失。

最后,“念祖惟兄意犹切,好培兰玉继缨簪”表达了作者对先祖及兄长的深切怀念,并决心继承他们的遗志,培养出如兰花般高洁、如美玉般珍贵的人才,继续家族的荣耀与文化的传承。这里的“兰玉”比喻高洁之士,“缨簪”则是古代贵族的服饰配件,象征着家族的荣誉与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家族传统的珍视与传承的决心,以及对未来人才培育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责任感与家族情谊。

作者介绍

安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睿恩新

千红万紫将春酿。闲伫立醉魂摇漾。

自娉婷嫁与东风,便学得小姑模样。

陌上香尘轻飏。迷眼绛云如障。

笑今年蜡屐频繁,易过了一春惆怅。

(0)

更漏子.晓雨

露零星,香断续,惆怅河阳金谷。

春又去,近归期,问花花不知。

小阁畔,花雨乱,湿遍晓阴池馆。

窗暗暗,乌声声,落红春恨平。

(0)

忆江南·其一宫门口

金铺静,露湿彩云寒。

几点旌旃天际出,夜来明月满骊山。一雁过潼关。

(0)

瑶华.水仙

兰犹带土,莲不辞泥,怎如伊清绝。

模金镌玉,貌不出、一种肌冰肤雪。

半窗寒日,尽厮守、又过残腊。

却没缘、识面东风,省惹许多蜂蝶。

满城心醉唐花,看水石盆中,曾否因热。

诗人可恼,浪举似、仙子淩波尘袜。

梅兄易谢,纵憔悴、国香休掐。

把蒜头、珍重收培,閒岁依然花叶。

(0)

客中逢雨

细雨随风拂草堂,晚来弥觉一身凉。

披襟不寝犹烹茗,怕益离愁梦故乡。

(0)

松泉杂诗·其一

紫霞洞里草菲菲,不见宫姬并马蹄。

为是辛王行乐地,至今犹有燕双飞。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