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十八首。诗中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修行六年的艰辛与最终的觉悟。
首句“六年勤苦竟何如”,诗人自问在这六年艰苦修行之后,究竟有何收获或成果。这句表达了对修行过程的反思和对结果的期待。
次句“为问君王记得无”,这里的“君王”可以理解为佛祖或修行的终极目标,诗人向“君王”发问,是否还记得他在这六年的修行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追求的真理。这句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成果被认可的渴望。
第三句“直下虽知难抵讳”,“直下”可能指直接面对或理解事物的本质,“难抵讳”则表示难以避免或掩饰。这句话意味着即使知道事物的本质,也难以完全避免某些困难或障碍,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复杂性。
最后一句“到头终不受涂糊”,“到头”指的是最终或彻底,“不受涂糊”则是说不会被蒙蔽或误解。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和正确认知,最终能够达到真理的彼岸,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佛教修行者在面对漫长而艰苦的修行过程时的内心挣扎、反思以及对最终觉悟的坚定信念。通过问答的形式,诗人表达了对修行成果的期待、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克服困难的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相和歌辞·挽歌
丹旐何飞扬,素骖亦悲鸣。
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
萧条九月天,哀挽出重城。
借问送者谁,妻子与弟兄。
苍苍上古原,峨峨开新茔。
含酸一恸哭,异口同哀声。
旧垄转芜绝,新坟日罗列。
春风草绿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别。
杂曲歌辞·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骑马出西郭,悠悠欲何之?
独上高寺去,一与白云期。
虚槛晚潇洒,前山碧参差。
忽似青龙阁,同望玉峰时。
因咏松雪句,永怀鸾鹤姿。
六年不相见,况乃隔荣衰?
[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绝句。
钱诗云:“偶来上寺因高望,松雪分明见旧山。
”]
庐山桂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