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观国(guān guó)的意思:观察国家的状况,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立政(lì zhèng)的意思:指立即实行政策,迅速采取措施。
天位(tiān wèi)的意思:指天子的地位或权力。
兴贤(xīng xián)的意思:提拔贤能,使其发展充分。
英才(yīng cái)的意思:指具有出众才华和能力的人。
则哲(zé zhé)的意思:指一个人聪明智慧,有着卓越的才智和见识。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知人则哲(zhī rén zé zhé)的意思:通过了解他人,才能获得智慧。
- 鉴赏
此联出自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撰写的《杭州贡院至公堂联》。通过这幅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帝王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待。
“立政待英才,慎乃攸司”,这句话强调了建立政治制度时需要依赖杰出的人才,并且在选择和任命官员时要谨慎行事,确保他们能胜任各自职责。这里的“慎乃攸司”体现了对官员责任的严格要求,即在各自岗位上必须尽职尽责。
“知人则哲”,意为了解和认识人才是明智之举。这句话强调了领导者应当具备识人之能,能够识别并利用人才的优势,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兴贤共天位,勖哉多士”,表达了希望更多贤能之士能共同参与国家治理,共享国家的领导地位。同时,“勖哉多士”是对众多士人的勉励,鼓励他们努力提升自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国之光”,意味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文明进步是通过众多贤士的努力而实现的。这句话赞美了人才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人才是推动国家前进的关键因素。
整体而言,这幅对联不仅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也蕴含了对于人才培养、使用以及国家发展的深刻思考。它强调了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以及通过识人、用人来促进国家繁荣的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