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迁(bù qiān)的意思:坚守原地,不移动或不变化。
持世(chí shì)的意思:持有世上的一切事物或权力。
动静(dòng jing)的意思:指有关动作和声音的情况。
泛水(fàn shuǐ)的意思:指水面广阔,没有边界。
泛泛(fàn fàn)的意思:形容范围广泛,没有具体的限定。
放舟(fàng zhōu)的意思:比喻放手让自然发展,不加干涉或阻碍。
故处(gù chǔ)的意思:指旧地、故乡或旧居所。
汩没(gǔ mò)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形容水势汹涌。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流浪(liú làng)的意思:形容失去家园或固定居所,四处漂泊无依。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顺流(shùn liú)的意思:顺着水流的方向前进,比喻事物顺利进行或随着情况发展而行动。
汤汤(shāng sh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涌动、汹涌澎湃的样子。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相遇(xiāng yù)的意思:两个或多个人或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
相离(xiāng lí)的意思:指两个物体或人之间距离远离,不再接触或相互影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乘舟自阳翟至睢阳的旅途情景。开篇“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两句,设定了时间和地点,展示了诗人放舟的意境和水道的方向。接着,“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写出了水波不息,舟行其中,与水流相呼应的生动画面。“泛泛水上舟,與水共东去”则进一步描绘了舟随水流而去,诗人仿佛融入自然之中的意境。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顺应和无为的态度,而“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溯”则是对比,指出世人往往迷失在忙碌与静谧之间,不如自己顺应自然之流。下文“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告诫人们不要随波逐流,沉迷于物欲之中。
最后,“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乘舟的经历,领悟到生命如同河水般流动,不可持久。“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则是诗人的感慨,虽年事已高,但仍想以此诗来传承世间的情怀和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体验,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俗、顺应自然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