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身虽自亲,郎意不可保。
《怨情》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怨情》,由明代诗人黄渊耀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对情感的忧虑与不安。
首句“郎身虽自亲”,女子以一种看似平静的口吻开始,暗含着对郎君身体亲近却内心情感难以把握的微妙情绪。接着,“郎意不可保”一句直接点明了她内心的担忧——即使郎君在身边,但其心意却难以预测和保证,这种不确定性让女子感到不安和焦虑。
后两句“素手理瑶琴,郎听不言好”,则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她试图通过弹奏瑶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能得到郎君的理解和共鸣。然而,尽管她的琴声可能蕴含着深情与哀愁,郎君却并未给予正面的回应,这无疑加剧了女子的失落感和被忽视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女子对郎君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她试图通过音乐传达心声的努力,深刻地揭示了古代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困境和无奈。诗中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外在行为的描述,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端若以朱丝栏见邀作而偶失所在久方得之喜而赋诗寄丁希韩因以见及遂申前志次韵
断雁沈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
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
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题梅仙观
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
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
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
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
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
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
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
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
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
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