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本重惟民,反裘譬负棷。
五言示予志,勖哉慎毋负。
长民(cháng mí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能够为民众做出贡献。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放勋(fàng xūn)的意思:指放纵、放肆,不加以约束或控制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观民(guān mín)的意思:观察人民,了解民情。
国本(guó běn)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基石。
教法(jiào fǎ)的意思:教导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蠲赈(juān zhèn)的意思:蠲赈是一个古代的法律术语,意为减免罪行或罚款。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民官(mín guān)的意思:指平民出身的官员,也指官位低下的官员。
栖亩(qī mǔ)的意思:指人们安居乐业,安定在自己的领域中。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黔首(qián shǒu)的意思:指人民群众的首领或代表。
色养(sè yǎng)的意思:指人们通过欣赏美丽的事物,尤其是美女来满足感官的需求。
设教(shè jiào)的意思:设立教育机构,进行教育活动。
省方(xǐng fāng)的意思: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五言(wǔ yán)的意思:五个字的诗句或句子。
向隅(xiàng yú)的意思:指被逼到绝境,无路可退。
孝友(xiào yǒu)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对朋友友善的品德。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有来(yǒu lái)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人物会出现、会到来。
灾沴(zāi lì)的意思:指灾祸、疾病等不幸之事
泽国(zé guó)的意思:形容国家富饶兴盛,人民安居乐业。
赈惠(zhèn huì)的意思:给予贫困、灾民等需要帮助的人物物资或资金援助。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转旋(zhuǎn xuán)的意思:转动旋转。
足衣(zú yī)的意思:足够的衣物,形容衣物充足。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再依皇祖示江南大小诸吏韵》。乾隆皇帝在诗中强调了民众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以“国本重惟民”开篇,形象地将民众比作国家的根基。他提出官员应当倾听民众的声音,理解他们的疾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济。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江南地区长期遭受灾害的忧虑,指出尽管政府提供了救助,但并未能彻底解决民众的困境。他批评那些未能真正关心民众福祉的官员,认为他们不应被称为民众的父母。然而,他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即在最近几年里,情况有所好转,粮食得以存留于田间,百姓生活有所改善。
最后,乾隆皇帝提醒官员们,满足基本的衣食需求后,应进一步注重道德教育和家庭伦理,以“设教法放勋,色养奉慈寿”为准则,即效仿古代圣君尧帝的教化方法,通过孝顺父母来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和关爱。他以五言的形式总结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官员们能够铭记并实践这些教导,不要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官员职责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展示了其作为帝王的权威与教化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