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诗人以“旌门谯报且徘徊”开篇,通过“旌门”和“谯报”的描绘,展现了节日中热闹非凡的氛围,人们在门前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接着,“玉漏铜壶底虑催”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古代计时工具“玉漏”和“铜壶”,暗示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此夜烟花异田火”将上元节的烟火与平时的田间灯火作对比,突出了节日之夜烟火的绚烂与独特,强调了节日的喜庆与不同寻常。最后,“扶携老幼许观来”表达了全家老小一同参与节日活动的温馨场景,体现了节日中家庭团聚的幸福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上元节夜晚的热闹与欢乐,以及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之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迈陂塘.臈杪赴都,留别嵩林六弟
甚西窗、红摇短烛,销成别泪如许。
谢塘春草和愁冷,残梦半痕留住。萍踪苦。
还赖是、秋风吹向圆波聚。移镫觅句。
记肩凸鏖诗,拳凹斗酒,同写醉时语。
湘皋雁,北雪南云几度。筝弦旧怨弹与。
谁将一寸天涯月,分照两边离绪。君记取。
要修到三生,尚听联床雨。从今细数。
问水驿帆孤,山城骑远,多少断魂处。
玉京谣.君特昔谱此词,有客燕飘零之感,余则江关倦旅,万绪悲秋,按律寻声,凄怀殆相倍矣
凉意嵌鸳被,金井吟蛩,又唤秋魂起。
倚树无眠,玉阶风露如水。
问今夜、听雨江南,有几个、飘零才子。还料理。
秋词半箧,腻尘盈纸。帕绫写尽相思字。
向人间、但感纨忏绮。卖药文箫,凤云春隔千里。
甚青天、碧海年年,消不得、泪蟾枯死。愁未已。
寻梦一灯蕉底。
多丽.为袁敬甫补悼亡
玉卮娘,人间金屋难藏。
是生成、雪肤花貌,海山别有家乡。
九螭钗、两头敲重,千蝶帐、四角拖长。
稽首情天,扫眉才地,镜台双笑伴檀郎。
谁说道、书生无命,曾染杜兰香。
还牢记、帕装端正,钏响荒唐。
问因何、西东沟水,茂陵留句凄凉。
抱愁眠、暗销龙骨,收影去、空费鸾肠。
白燕秋飞,红鹃春哭,伤心不见殓时妆。
料碧海、娥情定悔,夜夜照潇湘。
虚博得、月归环佩,云想衣裳。
八声甘州.禊饮莫愁湖,客有话阮凌华及徐祁故事者。用元遗山韵
玉京琴危弦起哀歌,胡笳拍中传。
对明湖澄镜,残棋收局,金盏垂莲。
重按衔笺燕子,曲里葬婵娟。
中有乌孙语,凄感千年。
不似芳华幽怨,是汉妃出塞,青冢藏妍。
羡卢家犹得,兰室篆沉烟。
数遗闻、编留董鄂,更愧他、飞燕有伶玄。
偏输我、自低回处,拥鼻花前。
洞仙歌.赋得“摺叠魂儿夹书中”,闻戟传作此题,匿稿不出,戏作四首·其一
书窗睡美,有诗魂一缕,摇曳云屏最深处。
莫从风飘荡,任意东西,倩黄奶,试把轻狂约住。
小如花叶样,欲寄朝云,其奈芳期牡丹过。
叠作一封书,付与嫏嬛,浑不怕、乌龙惊汝。
任游遍百城似穿花,待蝴蝶、归来漆园方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