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人(bì rén)的意思:躲避他人,避开人群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当道(dāng dào)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当前处于主导地位或盛行的状态。
对门(duì mén)的意思:对门指的是相邻的两家门户相对而立,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的邻居。
孤鹤(gū hè)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或孤立无援的状态。
黄冠(huáng guān)的意思:指年轻人在学术或事业上非常有成就,超过了同龄人。
居作(jū zuò)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居住并从事某种职业或创作活动。
坚顽(jiān wán)的意思:形容人固执、顽固不化。
穷居(qióng jū)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诗骨(shī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具有诗意和骨气,指人才或事物的品质高尚。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昼寝(zhòu qǐn)的意思:白天睡觉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作计(zuò jì)的意思:指通过谋划、策划来进行计算、推算,也可指谋划、策划。
黄冠野服(huáng guān yě fú)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服饰,比喻华丽奢华的衣服。
- 注释
- 黄冠:古代道士或隐士的头饰。
野服:野外简朴的衣服。
孤鹤:象征孤独高洁。
竹径:竹林小路。
松冈:长有松树的山坡。
不肯:不愿意。
当道笋:挡在路上的新竹。
相看:相互注视。
对门山:像面对门口的山一样。
穷居:困居、贫穷的生活。
造物:大自然。
不悭:不吝啬。
石床:石头制成的床。
昼寝:白天小憩。
诗骨:诗人的才情。
坚顽:坚韧不屈。
- 翻译
- 身着黄冠野服,与孤鹤相伴,常在竹林小径和松岗间来往。
新竹挡道也不愿避开,就像客人对门前山峦的凝视。
即使身处困境,我并未失去谋生之策,造物者对我并不吝啬。
白天就在石床上随意躺下休息,自感诗才虽老,但依旧坚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或文人在大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黄冠野服,意味着穿着简朴的衣物,与孤鹤为伴,这种境遇显得既超脱又自在。竹径松冈,不仅是他日常游走的地方,也象征着清幽与孤独。
“不肯避人当道笋”,表明诗人对世俗的拒绝,宁愿选择自己独立的小路。而“相看如客对门山”,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仿佛他与山川都成为了观察对方的陌生人。
“穷居作计未为左”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物质贫乏的生活并无多余的计较或抱怨。紧接着,“造物于吾本不悭”,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万物持有一种慈悲与包容的心态,不会去贪图或占有。
“径扫石床供昼寝”这一行,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择一块平坦的石头作为白日里休憩之所,这份宁静和自得令人向往。而最后,“自怜诗骨尚坚顽”,则是诗人对自己仍保持着文人的骨气和坚持不懈的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心境,以及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和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山五题·留题龙潭
峭岭盘远郊,幽泉生石罅。
沮洳成深潭,神龙隐其下。
气昏云雾朝,光寒风雨夜。
绝境邻梵宫,馀波沃农稼。
秋态月色澄,晴蛟虹影射。
势非蛟室卑,名将凤池亚。
存身此蟠蛰,得时扶造化。
何当岁大旱,移湫救函夏。
观碁
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
试坐观胜败,白黑何分明。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
安得百万骑,铁甲相磨鸣。
西取元昊头,献之天子庭。
北入匈奴域,缚戎王南行。
东逾沧海东,射破高丽城。
南趋交趾国,蛮子舆櫬迎。
尽西四夷臣,归来告太平。
谁能凭文楸,两人终日争。
太寒早行
万动皆休迹,五更独鸣鞭。
星霜结凄色,风霰过长川。
草暖犬犹睡,河冰马不前。
城墙多有穴,村屋半无烟。
饿虎寒犹吼,妖狐怪不眠。
山空乱猿叫,树折一鸡颠。
几处炉薰炭,何人坐有氊。
崎岖转行路,凛冽逼穷年。
脚指两个落,衫裳百孔穿。
嘘唏鼻才润,僵直手难拳。
身固冻不死,志当穷且坚。
四方丈夫事,谁为泪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