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二》
《冬至遇雪题明因寺僧房·其二》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遥想山落大花,更堪直北龙沙

六师挟纩怀轻煖取日谁能反翠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华(cuì huá)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翠绿的草木。

六师(liù shī)的意思:指六个教师,也可指六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

龙沙(lóng shā)的意思:指沙漠中的龙,比喻人才横溢的地方。

轻煖(qīng nuǎn)的意思:轻微而温暖的感觉或情绪。

取日(qǔ rì)的意思:指追求成功、争取机会的意愿和行动。

山落(shān luò)的意思:山峰落下,形容山势陡峭。

挟纩(jiā kuàng)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遥想(yáo xiǎng)的意思:回想往事,追忆过去。

直北(zhí běi)的意思:指直线朝北方前进,形容行进方向一致或目标明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在明因寺僧房中遇到大雪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景的壮丽与寒冷,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的深沉思考。

首句“遥想燕山落大花”,以“大花”比喻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壮观景象,燕山作为背景,增添了北方边塞的辽阔与寒冷之感。接着“更堪直北渡龙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地点的偏远和环境的艰苦,龙沙在这里象征着遥远的北方沙漠地带,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恶劣。

“六师挟纩怀轻煖”中的“六师”可能指的是军队或行军队伍,“挟纩”意为携带保暖衣物,这里通过这一细节表现了行军队伍在严寒中的艰难处境,同时也隐含了对士兵们生活条件的关注。“怀轻煖”则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取日谁能反翠华”则将主题升华,这里的“取日”可能暗指征服或获取阳光,象征着胜利或光明的到来。然而,“谁能反翠华”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经历了艰苦的征战之后,能否真正返回温暖与和平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冬至大雪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秋日感怀

白露坠何早,清风凄己寒。

今兹复秋日,怅尔切悲端。

三十未闻道,一官祗素餐。

区区谅无补,惴惴讵能安。

抚已每多念,逢时恒鲜欢。

徒然抱惭恨,叹息岁将阑。

(0)

丙子十月二十八日初发乡邑述征有作

旅宦添从事,卧痾辍归田。

俛仰似昨日,荏苒踰三年。

末路谢贞素,积习惭夤缘。

整驾别乡邑,薄言重徂迁。

瞻途背梁宋,振策指幽燕。

昔往遗维絷,今来就纠缠。

岂伊行役叹,畏此平生愆。

婴世迫物累,抚化怀冥筌。

齐契百年内,高揖千载前。

虑存迹匪亏,意惬道仍全。

斯言俟明哲,因歌遂成篇。

(0)

清风岭

嶀浦桥东云压山,清风岭矗明河湾。

扪崖忽漫双流泪,日短风尘易满关。

(0)

金陵

紫禁金门闭寂寥,不闻清乐下丹霄。

高皇事业如天地,过客何须话六朝。

(0)

登无诸城南楼

越王城东江欲涛,越王城上乌山高。

亢龙愁雨久在野,病鹘怜风空解绦。

西望佳人息环佩,南来乐土避弓刀。

园葵一饱那可得,今日登楼心独劳。

(0)

剑州赠陈待用太守

郁彼神仙府,云骖迥莫扳。

言将五裤手,满弄九华山。

紫盖风尘表,黄堂霄汉间。

因君觅神物,剑水有龙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