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经几许慰如之,始悟忧欣总自贻。
但似去年亦足矣,谁教初望乃过而。
云容屡视疏浓处,雨力频量寸尺时。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弘历所作的《雨(其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雨的复杂情感,以及从中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首联“愁经几许慰如之,始悟忧欣总自贻。”表达了诗人经历了多次的愁苦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忧愁和喜悦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与外界并无直接关联。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情绪的深刻反思。
颔联“但似去年亦足矣,谁教初望乃过而。”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态度。他觉得只要能够像去年那样平静地面对生活,就已经足够,不必过分期待或忧虑未来,因为往往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可能会带来失望。
颈联“云容屡视疏浓处,雨力频量寸尺时。”通过观察云层的疏密和雨水的大小,诗人似乎在寻找生活的平衡点,既不过于悲观也不过于乐观,而是保持一种中庸的态度。
尾联“患失由来胜患得,那曾有喜近臣知。”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他认为失去比得到更能让人成长,因为失去能让人更加珍惜所拥有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喜好的淡然,认为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别人的认可,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情感表达。
山矗矗,云漫漫,云容山色微茫间。
一天淡月秋空静,满地落花春雨寒。
道人爱此有清趣,穿云结屋依山住。
一缕茶烟午梦馀,两腋清风欲飞去。
欲飞不飞无限情,拂弦时作太古声。
惊猿吐月泪潜堕,老鹤知更相和鸣。
夜深万境俱岑寂,兀然虚室生寒白。
回头人世隔红尘,云山惨淡无颜色。
客从天上来,赠我云锦章。
五色光夺目,上有双鸾翔。
秘之不自用,箧笥谨什藏。
幸然遇良工,为我裁衣裳。
结以紫霞绶,佩以鸣玉珰。
服之朝九重,文采何赫煌。
盛服今所尚,令德古所藏。
珍重鸊鹈诗,三复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