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丙 寅 赠 月 蓬 道 人 宋 /刘 克 庄 孝 肃 以 来 风 力 少 ,今 龙 图 是 恕 斋 公 。凭 谁 为 请 南 山 判 ,两 个 道 人 争 一 蓬 。
- 翻译
- 自从孝肃年间以来,风力就很少了,现在龙图阁的官员是恕斋公。
谁能替我去请求南山的判决,两位道士为了争夺一丛草而争论不休。
- 注释
- 孝肃:指孝肃皇帝,具体历史人物需查阅。
风力:比喻政治清明或风气。
龙图:古代官职名,这里指龙图阁官员。
恕斋公:官员的号或尊称。
南山:泛指南方或高远之地,可能象征权威或圣地。
判:判决,裁决。
道人:出家的道士。
争一蓬:争夺一丛草,形容争夺非常激烈。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丙寅赠月蓬道人》。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时政的微妙批评。
“孝肃以来风力少”,这里的“孝肃”指的是北宋的孝宗皇帝,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一种感慨,即自从孝宗朝以来,政治清风渐失,国家的气象不如往昔。"风力少"则隐喻着当时政界缺乏正直之士和清明之治。
接下来的“今龙图是恕斋公”,“龙图”在古代通常指的是皇帝颁赐给功臣的图书或其他奖励,象征着高官厚禄。而“恕斋公”则可能是某位高官的尊称,这里诗人提及此事,暗示当时权贵之间争宠逐利的情状。
“凭谁为请南山判”,“南山判”在这里应指的是南山之巅的道观或寺庙,而“请”字则意味着求取或是争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于当时道士之间争斗之风貌的不满。
最后,“两个道人争一蓬”,“蓬”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以比喻卑微之物。诗中的这两位道人争夺一株蓬草,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宗教界的争斗和贪婪。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世间矛盾的揭示,表现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清净之境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太臻禅者
武陵山水何秘邃,元化功兮不容易。
坛曾善卷韬龙光,洞亦桃花副麟趾。
仍思昔日吾祖浩浩提纲宗,消息旷断寰宇空。
又闻高大舜让公器,祥瑞却生芦苇丛。
人由境兮冥道德,境有人兮分玉石。
臻禅本自偃殊方,忽向其中诞孤迹。
迢迢海甸来寻我,一十二年同冷坐。
羽翼抟风今是时,拂尽天云乃飞过。
偈
吃粥了也未,赵州无忌讳。
更令洗钵盂,太煞没巴鼻。
悟去由来不丈夫,这僧那免受糊涂。
有指示,无指示,韶石四楞浑塌地。
入地狱,如箭射,云岫清风生大厦。
相逢携手上高山,作者应须辨真假。
真假分,若为论,午夜寒蟾出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