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际(biān jì)的意思:指接近边缘、接近极限的状态。
眇绵(miǎo mi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细碎、纤细。
莫非(mò fēi)的意思:表示推测或猜测,意为“难道”、“难以置信”。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所在(suǒ zài)的意思:位置、所在的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伦(wú lún)的意思:毫无关系或者没有任何联系
无边(wú biān)的意思:没有边界,无限广阔。
一理(yī lǐ)的意思:一理指的是一种道理或原则。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 翻译
- 广阔得仿佛没有天地的边界,细微之处深奥无比,难以言表。
在一件事物中蕴含着一个道理,无论它出现在何处,都体现了天道。
- 注释
- 大而:形容极大。
天地:宇宙、自然。
无边际:没有尽头。
细入:精细到。
无伦极眇绵:极其微小难以描述。
一器:一件事物。
涵:包含。
一理:一个道理。
随其所在:无论它在哪里。
莫非天:无不体现天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孟子·有物有则》中的片段。诗中以天地为大背景,形象地描绘了事物的大小对比和内在道理。"大而天地无边际",展现出宇宙的浩渺无垠;"细入无伦极眇绵",则强调了微观世界的精细微妙。诗人进一步阐述,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中也蕴含着普遍的道理("一器之中涵一理"),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法自然"思想,即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法则,无论大小,都与天地之道相通("随其所在莫非天")。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宇宙秩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